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 正文

浅析城市天然气发展与管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19  作者:wqb  浏览次数:1071

1 前言
    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为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燃气又是城市的生命线,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十分重要。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是公认为未来世界普遍采用的燃料,随着燃气空调等新型燃气设备的技术逐步成熟,相对于电力、煤炭、燃油的经济性明显,再者由于价格稳定,天然气需求量节节攀升。据有关部门分析,未来几年随着“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川气北送”、“俄气南送”和进口LNG等工程的实施,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将快于煤炭和石油。按照国家能源专项规划,预计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总需求构成中的比重约为6%,需求将达到900亿m3,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m3。
    随着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在城市燃气中的比例逐步萎缩,城市天然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就青岛市天然气行业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供同行业主管部门借鉴。

2 青岛市天然气发展基本情况
    青岛市于2002年底引进了中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后,确立以天然气为主。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为辅的燃气发展规划。天然气的引进,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随着青岛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几年天然气的用气量成倍增长:2003年用气量为452万m3,2004年用气量为2566万m3,2005年在气源不足、限制用户发展的情况下,用气量仍为6610万m3。2006年在气源依然紧张的情况下,随着一些重点项目、奥运场馆的陆续投产,如颐中烟草新厂区、极地海洋世界等,用气量预计将突破1亿m3。

3 天然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用气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迅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天然气供需和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上下游燃气企业抢占市场、盲目发展的经营行为亟待规范,这给城市天然气战略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是燃气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天然气气源问题是制约燃气发展的瓶颈
    从近几年供应情况和全国形势看,气源不足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主要表现在冬季供气不能满足城市需要(青岛市冬季高峰用气为夏季的近3倍)。2004年 —2005年冬季北京天然气告急,导致部分采暖锅炉无气可用,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05年—2006年冬季,西安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出租、公交车辆停运,城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引起国家的关注。
    尽管青岛市用气量不大,但冬季供气不足问题已经凸现。2005年—2006年冬季,全市日高峰用气为47.3万m3,而中石化日供气指标仅为29.5万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政府的大力协调和支持下,中石化依靠引进中海油渤海天然气,解决了2005年—2006年冬季供需矛盾。但青岛市燃气企业在采取限气措施情况下,仍供应自备气源630余万m3,占总供气量的10%。气源不足问题将制约青岛市今后几年天然气发展,影响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及市区的天然气转换和燃气汽车发展等工作。
3.2 天然气应急保障能力薄弱
    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和用户的增加,用气市场不断扩大,气源应急保障能力是摆在行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旦上游供气方出现事故,供气量大幅减少或中断,如无备用气源补充供应或备用气源量少,城市用气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轻则造成局部区域停气,重则造成整个城市能源瘫痪,影响社会稳定。
    青岛市天然气供应目前只依赖一个气源方—中石化管输天然气,备用气源量很小。市区只有一个15万m3的调峰储气柜和20万m3的LNG 备用气源,仅能保证部分区域调峰和应急供气,应急保障能力十分脆弱。所辖区(市)建有一定规模的CNG、LNG、液化石油气混空气备用气源,在现状供气规模下应急能力稍强。但备用气源长途运输受制于道路、天气状况,风险较大。一旦上游气源供应出现问题,将迅速导致青岛市下游用户停供。如2005年12月 12日至13日,中石化胜利油田设备出现问题,每天向市区供气减少3万m3,直接导致市区部分区域用户停供。
3.3 天然气上游供应和下游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措施
    今年是青岛市引进天然气后的第五年,在行业管理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天然气上游供应和下游用气市场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石化与青岛市供气企业一直未签订正式供气合同,在供气量和供气压力很不稳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燃气企业对气源方无法约束。另一方面,少数燃气企业在没有落实气源的情况下,为追求效益盲目发展用户,扩大用气量,导致冬季供气满足不了需求,致使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调控措施难以落实,最终使政府承担了无限责任。如2004年黄岛区燃气公司在没有落实气源的情况下,发展了一批当地招商引资的大型工业用户,结果冬季不能保障供应,用户反映强烈,给当地政府造成很大压力。

4 应对措施
    建立合理的城市天然气气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注重天然气资源的落实、平衡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建立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保障的城市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以提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
4.1 多元化落实气源
    (1)加快建立多元化气源供应体系,确保城市供气安全。各城市在编制燃气专项规划中,应树立多元化理念,建立多元、互补的天然气外部气源结构。青岛市规划天然气气源最终出路是中石化LNG项目,该项目已经立项进入前期工作,但进展不顺。我们将建议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早日解决气源出路。同时,青岛市还将积极争取引进中石油天然气,实现多气源并举的供气格局,解决目前供气单一依赖于中石化一家企业的不利局面。
    (2)加强管网输配系统建设,增加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要研究跨区、市的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补的可行性,做到城市辖区内天然气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青岛市已规划了覆盖市辖区的天然气高压管网、其最大的优势:一是可利用同一条管线统一接收中石化、中海油等不同方向进青的管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二是节约建设资金,该高压管网既是全市范围内的输气管道又是储气管道,并可实现统一调度;三是整合青岛市天然气市场资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用户,有利于降低天然气进气价格;四是有利于稳定供气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不同气源分别建设接收管线,造成管网重复建设、多头管理,不利于统一调度和安全管理的局面。
4.2 研究备用气源储气方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1)应根据各自城市特点,加快建设事故备用气源储气站,如LNG、CNG、LPG混空、LPG掺混人工煤气等。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城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在天然气日常供应时,可作为调峰气源发挥作用。另外可利用原煤制气厂、LPG储配站等建设卫星式备用气源储备设施,增加调峰和应急能力。青岛市为提高市区天然气应急保障能力,正在联系专业设计院编制备用气源方案及项目建议书。另外,青岛市新建管道燃气项目在审批时要求必须落实好气源保障措施,提高供气保障能力。
    (2)制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应根据城市供气特点,在全面掌握不同用户数量、用气性质、用气量的基础上,结合各燃气企业备用气源、调峰设施建设情况,综合分析,制定城市天然气事故运行应急预案,明确在不同的供用气缺口情况下,如何调配天然气量,进行具体的限、停气操作,以保障居民用户和重点用户的用气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4.3 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天然气供需平衡机制
    (1)加强天然气供应和需求侧的调控管理,实现供需平衡。按照气源总量,科学制定天然气发展计划,做到有序开发利用。为应对青岛市天然气气源不足的局面,根据上游供气情况,严格控制发展工业和商业用户,特别是用气大户,发展日用气量1000m3以上的用户实行市级审批。同时调整用户结构,适量发展冬夏均衡用气和使用双燃料的用户,鼓励冬季使用替代能源。削减季节供气峰差。为及时掌握全市用户发展情况,掌握天然气供用气情况,青岛市实行了全市天然气供应日报制度和用户发展月报制度,提高了用气市场的控制能力,做到了知己知彼,从容应对。
    (2)以价格杠杆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青岛市尚未确立天然气价格体系,下一步将根据用气性质尽快确立民用、商业、工业等各类用户销售价格,并结合上游气源出厂价格和管输价格调整,适当提高天然气现行销售价格,建立与上游气源价格联动的机制。研究实行季节差价和阶梯价格的实施办法,缩小季节供气峰差,倡导节约用气。
4.4 督促上下游企业签订供气协议,规范供气行为
    天然气引进后,中石化方面一直未和青岛市燃气企业签订正式供气协议。去年中石化引进中海油天然气后,在山东省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草签了临时供气协议。但协议存在不合理条款,如缴纳资源保证金等。为加强对上游气源方供气行为的约束,今年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我们将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督促中石化方面与青岛市企业签订规范的供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束中石化稳定、保质供气,保护青岛市企业合法权益,维护稳定供气局面。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