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仪表常识 » 正文

安全保护阀应用在民用燃气中的应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25  浏览次数:2227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作为一种新型气体燃料,越来越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点,一旦设施发生泄露,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因而,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首要任务。 
       日益发展壮大的城市燃气行业,由于其本身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加大,其安全问题也随之加剧,如何驯服、驾驭它,是各级燃气主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来,各省人民政府均出台了许多“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但是,面对一个几万到几百万的用户群体和几百到几千公里的城市输配管网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安全管理上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民用燃气事故的发生,既与燃气企业的管理有关,也与用户的设施配置和用户的使用有关,只要存在燃气安全隐患,事故就可能随时发生。

因此应从燃气的安全管理、硬件配置、正确使用等三个方面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保护阀是一种新型产品,它有效的解决了居民用户燃气超压、失压、停气、用户燃气胶管脱落等问题所造成的隐患,有效的降低了燃气事故的发生率。下面,就安全保护阀的结构、功能、原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等方面作一简单分析:

一、外形结构及优点

燃气安全保护阀由阀体、阀盖、膜片组件、阀杆、提钮和永久磁铁等构件组成,其中,膜片组件、阀杆和永久磁铁置于由阀体和阀盖组成的壳体内腔中。该阀结构比较简单,零部件少,操作方便,与家用报警器相比,其寿命更长,性价比更高。

二、主要功能

1.当供气压力超高或超低时,安全保护阀立即关闭,再次通气后用户必须人为操纵复位按钮后方可正常使用燃气,否则将始终关闭;

2.安全保护阀会立即关闭,一切正常后必须人为操纵复位按钮后方可正常使用燃气,否则将始终关闭;

3.在供气置换过程中,不必确认每户的阀门是否关闭即可直接通气,省掉了挨家挨户通知的麻烦,停气供气方便随意;

4.安全保护阀可代替普通的灶前直嘴球阀,性能及寿命也都由于直嘴球阀。

三、工作原理

在燃气供气压力与永久磁铁的磁力联合作用下,膜片组件 会悬浮于壳体内腔的一定位置,出气管道接通,燃气正常供气;当供气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膜片组件在壳体内腔中的位置升高,膜片组件的副阀瓣阻断气源;当供气压力低于正常供气压力时(或胶管脱落突然失压)膜片组件在壳体内腔中的位置降低,膜片组件阻断气源。

四、存在问题

经过多个试点在使用中的测试报告,发现安全保护阀还存 在一定的问题:

1.安全保护阀有超压关闭后关闭不严现象还有的产品出现没有超压和失压关闭功能。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其自身结构设计缺陷造成的,有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设置的关闭压力太大。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规定,民用燃具在使用天然气时的额定压力为2KPa,《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GB16914-2003)中规定,民用燃具的压力使用范围是0.75~1.5倍额定压力,为了保护安全保护阀在以后使用中的安全,将超压关闭压力确定在3.2KPa左右、将失压关闭压力确定在1.4KPa左右是最合适的。

2.燃气用户的连接胶管在使用不当和年久老化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爆裂和脱落,有的产品在发生爆裂和脱落后没有关闭,这也是家用燃气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燃气事件,因其发生突然,如处理不当就会升级为燃气事故。出现这种情况的主 要原因就是零部件质量差和生产质量不过关造成的。为防止燃气事故的发生,在安装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调整,确保产 品质量过关。

五、改进意见

1.安全保护阀从设计和结构上看是比较简洁的,零部件少,经济实惠,使用自闭阀可以大大降低用户使用和操作中的事故发生概率,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单位应推广使用安全保 护阀。

2.产品零配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性能,所以,建议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装配工艺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3.产品的重要技术参数(超压、失压的压力数值)一定要设置准确,在出厂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试验,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后才可出厂。

4.采购单位在购买产品和运营维修中过程中也要注意:必须了解产品的技术说明;在安装前100%检查产品,必须全部合格;在使用中,必须定期的检查,如有个别用户的产品损坏必须立刻更换,防止隐患的出现。

总之,安全保护阀是一种主动预防型产品,它的理念是群防群治,在利用硬件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把每个用户都发 展成为安全员,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推广和普及燃气安全知识,组成一个强大的安全网络,真正做到主动防范,将即将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国泰民安。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