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三桶油”正逐步将旗下管道公司划归国家管网公司,我国天然气市场正过渡为上游以“三桶油”为主,中游统一管网运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天然气行业发展,本文正略咨询将对天然气行业各环节典型企业及其业务规划进行分析。
上游典型企业
及其业务规划分析
01
天然气上游企业总体发展情况
及业务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上游的勘探开采就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如严格的政府注册和审批、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专长等,所以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形成了以“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主体的竞争格局。201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755亿立方米,其中“三桶油”产量占比达94%。特别是在国家管网成立后,“三桶油”的主体业务更聚焦上游生产领域,由于其拥有先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体制优势,“三桶油”在未来仍将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
不过随着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政策将逐渐对上游放开和对外商开放,非油企业参与天然气生产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天然气进口基本由“三桶油”主导和运作,未来随着天然气进口权的放开,包括大型工业企业、发电企业、分销商、城市燃气等大型用户可以加入到直接进口的行列。目前,我国最大的LNG运营商是中海油,但未来市场内可能有更多的中间商进入到天然气进口环节,包括金融公司以及其他更多与石油行业相关的企业。
02
以中石油为例
看天然气上游企业业务规划
目前我国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商是中石油,2019年,中石油天然气产量1503亿立方米,其中,国内11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69.9%。与此同时,中石油也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构筑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如2019年,中石油就加大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LNG,向社会供应天然气1812.9亿立方米 。
从天然气总消费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面对严峻现实,中石油也充分发挥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作用,积极克服天然气资源劣质化程度加剧、效益开发难度加大的实际困难。
一方面,有效推进常规天然气开发,稳存量、扩增量,保障常规气产量稳中有升;另一方面,中石油在开采技术上加大对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的技术攻关和资金投入,让科技攻关成为产量增长的“助推器”。
如在非常规页岩气开发上,中国石油打破北美页岩技术不能在中国复杂页岩资源中复制的“魔咒”,坚持自主创新,锐意进取,终于在2019年1月成功打出了中国第一口百万立方米页岩气井——泸203H1井。为川南地区页岩气大开发带来曙光,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国家,助推了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
中石油通过高效勘探、战略发现、技术引领、规模效益这些措施,加快实施《2018-2030年天然气发展规划》,形成了常规气开发稳中有升、非常规气开发异军突起的良好局面,有效遏制了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长。
从盈利情况来看,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近几年处于亏损状态,而管道运营板块是天然气业务中最为盈利的板块,每年盈利水平在100-200亿元左右。
对中石油而言,管道业务被剥离无异于割肉。但从长远来看,中石油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家管网公司平台,将一些之前鞭长莫及的区域纳入业务范围。如东南沿海地区,过去中海油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份额更大,西南地区中石化话语权较强。管网公司成立后,三桶油将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进一步挖掘剩余市场份额,增强我国天然气行业整体协调度和竞争力,扩大天然气行业整体体量。
从改革趋势来看,从2018-2019年中石油已经释放出的蛛丝马迹可以嗅到公司将战略转型或者业务革新的信号。
如2018年10月,中石油在内部宣读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天然气销售管理体制的通知》,宣布将以市场为中心,按照规划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批零一体化的目标,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实施管理整合,合并管理机构和人员,组建专业化天然气销售公司,构建天然气销售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另外,中石油不仅决定将天然气的批发销售与终端零售合二为一,还将合并后的销售业务调整为“公司机关—省公司”的管理模式。
无论是销售板块敲定的整合方式,还是内部管理构架的调整,力度都不小,这是中石油为应对国家管道独立、运销分离后,把握终端市场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另外在2019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中石油提出要加快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加强海外油气合作。而后中石油进一步表示要加大上游风险勘探投资,2019-2025年每年投入50亿元,加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主要体现在页岩气和致密气的勘探开发上。不难看出,未来随着国家对于油气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中石油这个行业巨头也需在腾挪中艰难转型。
中游典型企业及其业务规划分析
01
天然气中游产业发展现状
此前,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工作主要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承担,例如截至2017年底,中石油国内运营的油气管道总里程为8.56万公里,占国内原油管道的69%,天然气管道占全国的76.2%,成品油管道占全国的43.2%。这样的上中下游一体化运营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发挥了集成协调优势。而伴随着市场逐步开放以及终端需求日益旺盛,以往的运营模式面临挑战。针对这些情况,2019年12月9日国家管网公司应运而生。
图1:国内油气管道里程结构
来源:中信建投
02
国家管网公司业务规划分析
目前国家管网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道、部分储气调峰设施投资建设、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及与社会管道联通,形成“全国一张网”。同时,该集团还负责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输送,统一调度全国油气干线管网运行,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道输送及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开放。
现在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独立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运营管理权的变更(已于2019年10月完成);第二步是资产划拨。在资产和组织架构上,国家管网公司将于2020年9月30日之前将完成大部分主要资产以及总部机关组织的相关建设。目前“三桶油”旗下共21家公司被纳入国家管网公司麾下,具体名单如下表。
表1:三桶油划归国家管网资产清单
据悉,上述公司是国家管网公司纳入的第一期资产。今后,随着 “三桶油”资产划拨工作进一步落实,还会有其他资产相继进入。
从国家管网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来看,国家发改委提出将从五个方面对管网的建设加强完善: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抓紧制定管网运营规则和调度规则;
二是创新投资机制,支持国家管网公司和各类市场主体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参与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管道和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是完善管输价格机制,合理核定管输定价成本,科学制定管输价格;
四是强化信息公开、规划落实和公平开放监管,确保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五是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国家管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专注油气输送业务,不参与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生产销售等竞争性业务。
下游典型企业
及其业务规划分析
01
天然气下游企业
总体发展情况及业务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天然气下游——城市燃气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国有燃气企业、外资(港资)燃气企业、民营燃气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立。
以昆仑燃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为代表的大型央企、国企,以港华燃气为代表的港资燃气企业,以新奥燃气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这些公司通常拥有较灵活的体制和较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通过城市燃气项目的参与、并购,进行集团化运营和资源整合。
此外,一些大型地方国有公用事业企业,如北京燃气、上海燃气、重庆燃气、广州燃气等,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它们大多立足于城市燃气发展较成熟的大城市,雄踞一方。
同时随着天然气行业市场化的发展,遵循公平开放、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体制改革基本思路,尤其是在管网独立后,上下游均已形成竞争性市场。下游企业开始向资源端布局,积极参与中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上游企业也开始逐渐进入下游市场,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目前城市燃气的特许经营权还没有从法律层面被打破,可能会影响到下游竞争格局的构建。
02
以新奥能源为例
看天然气下游企业业务规划
新奥能源作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其前身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并于当年开始运营首个城市燃气项目——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于1995年正式获得廊坊市区管道燃气独家经营权。2001年,新奥燃气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2002年由创业板转为主板挂牌上市。2010年新奥燃气正式更名为新奥能源,并逐步开始由最初的燃气分销商向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目前新奥能源业务主要可以分为城市燃气、综合能源、能源贸易三大板块,具体而言:
1.城市燃气:城市燃气业务是指公司在拥有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地区内,为当地居民及工商业等下游用户安装供气装置并销售天然气的业务。截止2019年6月底,公司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功运营201个城市燃气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公司已接驳住宅用户达到1978.7万户,工商业用户已装置日设计供气量达到1.15亿方。另外,公司也在越南河内、岘港、胡志明市经营城市燃气业务;在北美、欧洲从事交通清洁能源业务。总的来看,燃气业务是新奥能源主要收入来源,燃气批发和管道燃气销售分别占2019年上半年收入的26%和58%。
2.综合能源:综合能源业务,是指公司从客户需求端出发,根据当地资源禀赋,采用天然气、生物质、工业余热、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比选不同的技术路线,因地制宜为客户选取最优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2017年公司成功并购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获得了领先的综合能源规划、设计和运维等核心技术,大大提高了公司相关业务的竞争力。截止2019年6月底,公司累计已投运综合能源项目82个,上半年共实现综合能源销售量19.52亿千瓦时。
3.能源贸易:公司的能源贸易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新奥能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主要是依靠自身庞大的气源网络优势、智慧调度系统及国内最大的LNG运输车队之一,向小型燃气分销商、管网未覆盖的工业客户、LNG加气站及电厂等下游客户分销LNG。
图2:2019年上半年新奥能源收入结构
来源:中信建投
同时,随着天然气产业链上游的开放,新奥能源控股股东——新奥集团也积极致力于打造贯穿下游分销、中游贸易储运和上游生产开采的完整清洁能源产业链,旗下LNG接收站、海上天然气开发和海外气源投资均有望在未来与公司实现协同效应。
为此,新奥能源将在外部市场拓展上,重点强化优质项目并购,依托气源、泛能、服务等优势获取大客户,依托规模和专业能力聚合中小燃气分销商生态;在内部市场挖潜上,重点把握煤替代契机,加快民用户、中小工商户开发,做大存量市场规模,同时,持续挖掘用户需求,由简单供气向多样化商务服务延伸。
借助国家管网公平开放契机,强化与上游各类气源方合作,提升管输合同气量,灵活采购非常规气、海气等,增强供应保障,降低采购成本;深化与国家管网公司合作,积极获取管容,打通从气源到客户的通路;围绕上游多气源供应和客户多元化需求,创新分销模式,实现需供优化匹配,充分释放资源价值。
总结
通过对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和其典型业务的梳理,可以看到天然气上游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上游企业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生产的天然气已经由成本加成定价转向“市场净值回归”,这就意味着国内天然气的生产与国际能源价格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往占据垄断资源在行业上中下游“肆意生长”的“三桶油”,也在逐渐改变发展策略,积极加强与产业下游的合作。
从中游来看,作为天然气行业改革的主要抓手,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意味着“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天然气产业链格局雏形将成。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长期以来所积累的问题,不能指望短时间内依靠成立国家管网公司而完全解决,而且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只是我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正式运行后还将面临其它可知或未知的问题及风险,只能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去解决问题。
从下游来看,上游企业向下游的延伸将在短期内产生较强的一体化优势效应,给整个下游行业造成不小压力,倒逼下游企业加速上游供应多元化进程。
未来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中,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的“X+1+X”体系特征将更加明显。
正略咨询认为未来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的重心将会是在推进第三方准入和深化竞争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理顺产业链关系,推动供应增加和基础设施能力的提升,降低终端价格,从而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企业活力、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