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 正文

海上天然气净化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13  浏览次数:1475
     超重力技术作为一种强化多相流传递及反应过程的新技术,在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海上气体净化团队负责人刘杰带领下,表示已成功应用在海上油气田气体净化领域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国内海上油气田气体净化技术专家,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海上气体净化团队负责人刘杰表示,超重力反应器具有传统设备所不具有的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以及更能适应环境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上平台天然气脱硫、脱水、脱碳净化,因此其在海上油田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刘杰团队最早将超重力气液反应技术引入到海上油田,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试验研究和大型中试工作,在多年筹备的基础上,2013年在南海某浮式储油装置建成世界上首套海上超重力-络合铁脱硫装置, 

该项目为海上油田世界上首次利用超重力技术(旋转填料床)对伴生气进行脱硫,显著节约了海上平台战地面积和建设成本。

刘杰带领技术团队不断改进传统的络合铁脱硫技术,传统的脱硫技术实现同等规模的脱硫至少需要2000平米,而采用新的反应器、新药剂和工艺的旋转床技术只需要60平米即可,节省了设备投资和撬装体积,实现了脱硫装置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

研发团队采用新的核心反应器,提高了脱硫后气体指标,并重新设计了填料床,减少硫磺堵塞问题,采用超重力作为气液接触设备,动力消耗降低。

同时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络合铁脱硫药剂,提高药剂硫容,该技术应用的新型络合铁脱硫剂工作硫容量为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0到40倍,显著降低循环液量,降低投资和操作成本。,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络合铁脱硫剂的选择性高达99%。

该装置减少伴生气SO2排放:700万m3/年,节约能耗价值: 5871方/年(折合16方/天)原油,防止了硫化氢燃烧成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来源:中关村在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