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仪表常识 » 正文

家用燃气表的超压防护措施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2  浏览次数:960

家用燃气表承担着准确计量用户燃气使用量的作用,是燃气用户重要的室内供气设施。确保燃气表准确计量、安全运行,事关用户与燃气公司的双重利益。

1中压燃气直接进表的危害

在城市燃气由中压主干管网向终端用户输配过程中,无论采用区域调压器供气的中、低压二级压力级制输配系统,还是采用楼栋调压箱或分户调压器供气的中压一级输配系统[1~4],进入用户家用燃气表的燃气压力不应超出燃气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要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地向用户正常供气,必须保证调压器在燃气气质波动范围内长期稳定地正常工作。中低压调压器发生故障,轻者引起供气压力大幅波动,影响供气稳定性;重者中压燃气直接进入用户燃气表引起爆表,导致燃气大量泄漏,造成严重事故。一旦发生中压燃气进户爆表事故,不但危及发生事故的用户自身,往往会危及用户居住的整栋住宅或整个小区。在管道燃气较为普及的城市,由于调压装置发生故障导致中压燃气直接进户爆表,致使燃气大量泄漏引发爆炸危及用户人身安全的案例曾有发生,已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2预防措施和方案比选

为防止中一低压调压器失灵导致中压燃气进表引发爆表事故,多年来,有关设计院和燃气运营企业在中一低压调压器选型、优化调压器工艺流程、燃气表安全保护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大降低了中压燃气进表引发的事故率。具体措施如下:

①采用先进的带超压放散和快速切断装置的进口调压器。此方案既适用于中一低压两级调压输配系统,又适用于采用中压一级进户分户调压的输配系统(户内调压器不带超压放散装置)。由于进口调压器调压精度高,无故障工作时间长,可大大提高供气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当遇到燃气气质突然劣化导致调压器失灵时,快速切断装置会自动切断调压器,停止供气,避免中压燃气进户爆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当调压器被快速切断停止供气后,调压器供气范围内所有用户必须及时关闭家中的燃气表后球阀。若个别用户没有及时关闭,再行供气会引发事故。此外,调压器在超压放散时会污染小区环境,进口调压器价格高且配件供应困难,这些都是选择进口调压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②中一低压调压器前加装快速切断阀。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在调压器发生故障或燃气质量突然劣化时陕速切断中压进口管道,停止供气,经过检修排除故障后才能再行供气。由于采用国产调压器,与进口调压器相比造价较低。缺点是在停气后用户必须自行关闭家中的燃气表后球阀,才能保证再次供气的安全性,这要求用户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用气常识。

③采用双回路调压器加快速切断阀系统,由2台调压器与2个快速切断阀组成。优点是2台调压器1开1备相互切换工作,在一路调压器发生故障自动切断供气时,另一路调压器同时自动开始调压供气。由于区域调压站低压管道可布置为环状,低压管网的水力可靠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在燃气气质稳定、检修维护到位时,该方案对安全、稳定、连续供气具有很好的保证作用。缺点是该方案占地面积较大,选址较为困难。5j,造价较高,适用于大范围供气的中心区域中一低压调压站。对小区用户少,居住分散,采用楼栋调压箱调压供气的用户,若采用双回路调压方案经济性较差。

④在家用燃气表前装设超欠压自动切断阀代替表前球阀。其优点是:若调压器发生故障,中压燃气直接进户或进户燃气压力低于安全用气的额定值时,超欠压自动切断阀会自动关闭,防止中压燃气进入家用燃气表发生爆表以及低压燃气压力过低导致灶具熄火漏气。只要燃气表前压力≥10kPa或压力≤1kPa,超欠压自动切断阀都会自动关闭,起到保

护家用燃气表和用户安全的作用。在停气或检修导致间断供气时,用户只有自行将阀门复位才能继续使用燃气,否则用户管道会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该方案不仅可有效防止中压燃气进表引发爆表对用户产生危害,还可防止燃气间断供应时用户未及时关闭阀f1引起的事故。其缺点有二,一是只有出现超、欠压时阀门才能自动切断,当管道系统发生微小泄漏时阀门无法自动切断;二是由于超欠压自动切断阀售价高于表前球阀,该方案会导致用户的燃气初装费略有增加。

3结论

上述4种防止调压器发生故障而导致中压燃气直接进表引发事故的方案各有优缺点,实践中应根据燃气气质的优劣、供气压力、小区供气规模、当地的消费水平、区域用户整体文化素质、燃气公司的管理水平、常发生事故的种类等因素综合分析选用。对于供应用户较多的重要的中心区域中一低压调压站,应首选双回路调压器加快速切断阀方案。对于小区用户少,居住分散,采用楼栋调压箱调压供气的用户,应首选在家用燃气表前装设超欠压自动切断阀代替表前球阀的方案。对于中压一级进户分户调压的用户,根据深圳的使用经验,建议采用带快速切断装置的进口户内调压器。来源:安全管理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