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技术论文 » 正文

2014年国内液化气零售市场行情简述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1071
     2014年以来,国内瓶装液化气零售价格总体呈现高位回落走势。据金银岛了解,主要进口气供应增加及国际原油持续大跌打压市场走势导致液化气整体崩盘。春节前夕,由于国内各地加大对液化气掺混二甲醚的监查力度,导致各大三级站转销纯气,零售价格受到压缩的三级站被动上调零售价格转嫁压力,但由于市场整体盘面支撑有限,此后国内零售走势全面陷入回落趋势。
  
  主要原因分析:
  
  一、进口气成本价格回落 受美国页岩气开采大幅增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引发消费需求包括石油需求下降,而且11月末OPEC宣布维持石油产量不变,从而引发油价大幅下跌。其中进口CP从今年年初的1010/1020美元/吨下降至年末的550/570美元/吨,较年初大幅下降46%/44%。
  
  二、主要炼厂格下调 上半年,整体走势较去年明显偏高,主要表现为芳构化持续亏损导致厂家开工积极性普遍偏低,市场投放量减少迫使市场走势持续推高。加上进口气与国产气价差缩窄,北气南下资源供应持续增加。上半年国内液化气低点依旧出现在5月中下旬在5600-5700元/吨,较2013年历史同期高50-100元/吨水平。但进入10月份以来,国际原油走势持续大跌,导致国内深加工厂家开工意向持续偏弱,下游需求迟迟难以跟进,迫使整体走势跌至近几年内的最低点。
  
  三、终端市场需求低迷 持续走低的国内液化气价格渐渐使下游用户失去耐性,国内三级站多按需补货,工业及民用市场需求大大缩减。年末季节性需求增加并未给市场带来有效利好,从而导致国内液化气零售价格总体趋弱运行,且难有推涨动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