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oten&Partners公司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于2010年12月13日在(鼬气杂劫上发表评论报告,中国将三管齐下(LNG、管道气进口和非常规天然气)以满足中国激增的天然气需求。
2010年,我国进口天然气1195万吨,同比增长116%,进口贸易额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11.7%,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于2011年3月17日在第六届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应量可望超过2400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市场将供不足需。
基于我国这种资源情况,发展天然气工业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我国天然气已经从单一的国内生产,逐渐走向国外多渠道供应,即天然气来自陆上管道输送和海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进入我国。
表1列出2006~2010年中国天然气的来源,根据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 D)及历年的数据整理。天然气来源总计与消费量之差,应为储气库量。
二、LNG进口
1.LNG进口现状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0年中国LNG进口量达936万吨,比2009年提高69%,预计2011年将进口1200万吨。 中国对LNG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中国正在规划和实施的沿海LNG项目的省市有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这些项目将最终构成一个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
BP公司裕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 D)显示,2010年世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976.3亿立方米,中国大陆LNG进口量为世界总量的4.3%;中国台湾进口量为149.0亿立方米,为世界总量的5.0%。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共计进口LNG 935.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9.13%。其中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391.9万吨LNG,同比增长11.89%;印尼向中国出口171.4万吨LNG,同比增长218.56%;卡塔尔出口121.1万吨LNG,同比增长202.63%;马来西亚出口118.3万吨LNG,同比增长80.56%1也门出口52.7万吨LNG;俄罗斯出口38万吨LNG,同比增长99.71%;尼日利亚出口13万吨,同比增长108.94%;阿联酋出口6.44万吨;赤道几内亚出口6万吨,同比增长2.19%;埃及出口5.83万吨。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对LNG的需求量很大,2010年比2009年增加40%,今后还会将继续增加。主要按照合同来源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其他的均为短期合同和转口贸易。一般来说,短期合同和转口贸易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比合同价要高出50%~ 100%,显然,在建设接收站前,做好规划很重要。
目前台湾进口量比大陆多。早在1990年台湾与印度尼西亚签定了20年供应LNG合同。第一艘LNG运输船于1990年从东加里曼丹到达高雄。天然气需求量在台湾增长很快。表3列出2006~2010年中国台湾LNG进口量。
2.LNG进口预测
表1 2006-2010年中国天然气的来源 亿立方米
年份 |
国内天然气 |
管道进口量 |
LNG进口量 |
共计 |
消费量 |
2006 |
586 |
- |
10.0 |
596.0 |
561 |
2007 |
692 |
- |
38.7 |
730.7 |
705 |
2008 |
803 |
- |
44.4 |
847.4 |
813 |
2009 |
852 |
- |
76.3 |
928.3 |
895 |
2010 |
968 |
- |
128.0 |
1131.5 |
1090 |
据美国Poten&Partners估计,按照中国的LNG使用计划,2020年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将达到2400亿立方米。而在进口LNG方面,预计到2020年要进口580亿立方米,相当于4200万吨/年。
美国Poten&Partners公司认为,新建项目将使中国提高现货LNG购买量。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占市场份额70%。中国海油通过与法国燃气苏伊士(GDF Suez)集团签约为期4年的合同,从2013年起将进口260万吨/年LNG,增强了其中期占有地位。
从长期来看,不断增长的需求将使中国进口更多的LNG,图l示明中国LNG的需求预测。
Poten&Partners公司认为,到2015年LNG需求量为2500万吨,2020年将稍超过4000万吨/年。即使在较为保守的预测情况下,到2017年天然气的需求将吸收所有新的供应来源,并且中国的买家将需要签约更多的合同,以满足2020年再增加i000万吨/年的需求。
不过,按目前中国LNG终端加速建设的速度来看,可以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内,即在2020年前后,将可能使LNG进口增加到800亿立方米/年(约5700万吨/年)。
3.中国现有和规划建设的LNG进口终端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投运的LNG接收站有深圳大鹏、福建莆田和上海洋山港、江苏如东共四座。到2017年前后中国将在东南沿海建成16座LNG接收站,接受能力也将超过4400万吨/年。 .
中国LNG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型的天然气液化工厂,正在建设的单套规模最大的液化工厂处理能力为215×1041113/d(50万吨/年),位于陕西安塞,将于2011年底建成。
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与当地合作伙伴协作,到2015年将有11个LNG终端建成,截至2011年10月已投用和建设中(包括二期)的总能力达4020万吨/年,另有7个终端已认证和认证中,总能力(包括二期)为3200万吨/年。如果所有这些终端均建成,中国到2020年将拥有LNG进口能力超过7200万吨/年。表4列出中国业已投用、建设和认证的 LNG进口终端。
此外,另有中国海油在汕头、揭阳等终端正在规划中,中国石油正在计划在钦州、深圳和镇江建设3个终端,以及中国石化也计划在连云港和茂名建设2个终端。如这些终端也可望在2020年前建成,则又
表2 2006-2010年中国大陆LNG进口量 亿立方米(108m3)
年份 |
特立尼达多巴哥 |
秘鲁 |
比利时 |
阿曼 |
卡塔尔 |
阿尔及利亚 |
俄罗斯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尼日利亚 |
阿联酋 |
也门 |
澳大利亚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共计 |
2006 |
|
|
|
|
|
|
|
|
|
|
|
|
10.0 |
|
|
10.0 |
2007 |
|
|
|
|
|
4.2 |
|
|
|
0.8 |
|
|
33.0 |
|
|
38.7 |
2008 |
|
|
|
|
|
1.7 |
|
2.5 |
1.6 |
2.4 |
|
|
36.1 |
|
0.1 |
44.4 |
2009 |
0.8 |
|
0.8 |
0.9 |
5.5 |
|
2.5 |
0.8 |
0.8 |
0.8 |
|
|
47.5 |
7.2 |
8.8 |
76.3 |
2010 |
0.7 |
0.8 |
0.8 |
16.1 |
|
|
5.1 |
0.8 |
0.8 |
1.7 |
0.8 |
7.0 |
52.1 |
24.5 |
16.8 |
128.0 |
表3 2006-2010年中国台湾LNG进口量 亿立方米(108m3)
年份 |
特立尼达多巴哥 |
挪威 |
俄罗斯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尼日利亚 |
阿曼 |
卡塔尔 |
阿尔及利亚 |
阿联酋 |
澳大利亚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共计 |
2004 |
|
|
|
|
|
0.8 |
|
|
|
|
|
50.0 |
40.5 |
91.3 |
2005 |
|
|
|
|
|
|
|
1.6 |
|
|
4.0 |
49.5 |
41.0 |
96.1 |
2006 |
|
|
|
1.6 |
|
3.8 |
|
1.6 |
|
|
4.0 |
42.5 |
48.5 |
102.0 |
2007 |
|
|
|
4.1 |
5.6 |
2.3 |
|
2.1 |
1.4 |
|
3.3 |
45.5 |
39.2 |
109.2 |
2008 |
2.2 |
|
|
0.8 |
15.3 |
13.6 |
|
0.9 |
0.8 |
|
|
10.0 |
36.1 |
120.7 |
2009 |
0.8 |
|
2.4 |
0.8 |
6.7 |
9.3 |
|
1.6 |
|
|
6.0 |
37.7 |
37.1 |
117.9 |
2010 |
5.1 |
0.7 |
6.7 |
1.7 |
3.5 |
10.9 |
|
5.0 |
|
4.2 |
10.6 |
26.2 |
36.8 |
149.0 |
会增加约2000万吨/年。如此测算,到2020年后我国LNG进口终端总能力将会超过9000万吨/年。
在近期投产的终端中: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终端于2011年5月24日在江苏南通如东投产运行。该终端建设规模为每年350万吨,总投资额为人民币63亿元,到2013年末将提高到650万吨。
中国海油是我国第一家引进液化天然气的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建成多个LNG接收站,2010年销售LNG 900多万吨,年接收能力1200多万吨,成为我国LNG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改变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海油目前占国内LNG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海油将继续主导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市场,浙江和珠海终端将于2012年和2013年投用。
而中国石油在大连的LNG终端将于2011年底投用,从2011年起中国石油将控制中国东北市场。
中国石化在山东的LNG终端将于2013年投用,2013年后中国石化通过其青岛终端将影响山东地区。
4.建设和规划建设的LNG终端进度
在这些已认证建设和规划中的LNG终端中:
2010年10月20日,中海油在广东珠海高栏岛的 LNG接收站工程开工。该项目首期投资113亿元,预计2013年9月投产运营,初期产能为每年350万吨,远期规划年产能将达到1200万吨。珠海LNG项目一期工程将修建LNG接收站、LNG专用船码头及输气干线3部分,建成后主要用户为城市居民用气、工业、商业用气及燃气电厂,将向珠海、中山、广州、佛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供气,同时也将向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供气。珠海LNG项目是中海油在国内第四个LNG接收站,此前中海油在国内已建成投产的3个LNG接收站,分别位于广东大鹏湾、福建莆田以及上海洋山。
2010年9月10日,中国石化山东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在山东青岛胶南市开建。该项目是中国石化正式实施的第一个LNG项目。中国石化山东LNG项目位于山东省青岛胶南市董家口,由接收站、码头工程和外输管线工程三部分组成,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96.6亿元,年计划接转LNG 300万吨,拟建设3座16万立方米储罐,1个靠泊8万~27万立方米LNG船的专用码头及接收站等配套设施,以及董家口一泊里一胶州一莱西、日照一临沂输气管道,外输管道共约40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40亿立方米,项目预计2013年11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规模和投产时间将根据资源落实和天然气市场开发情况确定。项目资源来自埃克森美孚公司建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LNG项目,中国石化已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签署了合同气量为200万吨/年LNG的长期购销协议。中国石化与青岛市政府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山东LNG项目的具体运作。
表4中国业已投用、建设和认证的LNG进口终端
终端 |
地点 |
投用 时间,年 |
现状 |
能力,万吨 第一期 第二期 |
主要股东 |
|
广东LNG 福建LNG 上海LNG 大连LNG 江苏LNG 浙江LNG 珠海LNG 山东LNG 唐山LNG 海南LNG 广西LNG 天津LNG 珠海LNG 温州LNG 镇江LNG |
广东深圳 福建莆田 上海洋山 辽宁大连 江苏如东 浙江宁波 广东珠海 山东青岛 河北唐山 海南洋浦 广西北海 天津 广东珠海 浙江温州 江苏镇江 |
2006 2009 2009 2011 2011 2013 2013 2013 2014.8 2014 - - - - |
投用 投用 投用 建设中 5.24投用 建设中 建设中 建设 已认证 已认证 认证中 认证中 认证中 认证中 认证中 |
370 260 300 300 350 300 350 300 350 200 300 - 200 300 300 |
300 260 - 300 300 300 300 - 650 100 500 - 300 - - |
中国海油(33﹪)、BP(33﹪) 中国海油(60﹪)、福建投资发展(40﹪)、中国海油天然气和发电(45﹪)、申能公司(55﹪) 中国石油昆仑能源(75﹪)\大连港务局(20﹪)、大连建筑投资(5﹪) 昆仑能源(55﹪)、太不洋石油和天然气(35﹪) 中国海油(51)浙江能源(29﹪)、宁波公用事业(20﹪) 中国海油(35﹪)、广东粤电(25﹪)、广州城市(25﹪)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51﹪)、北京企业(29﹪)、湖北投资(20﹪) 中国石油(65﹪)、海南发展控股(35﹪) 中国石化、中国石化、中国石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
2010年11月8日,中国石油集团在河北唐山的LNG接收站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有望于2013年建成投产。河北LNG项目是中国石油获批的第三个接收站项目,位于唐山市曹妃甸港区,由接收站、码头工程和外输线工程三部分组成。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接转350万吨LNG,拟建设3座16万立方米储罐,1个靠泊8万~27万立方米LNG船的专用码头,以及接收站取排水口工程等配套设施。外输工程由一条干线和一条支线组成,干线线路全长129公里,输气能力为90亿立方米/年;支线全长28公里,输送能力35亿立方米/年。曹妃甸目前当地主要气源是冀东油气田,但气量供应有限;同时,曹妃甸工业区的一些重工业项目都在逐渐进行“煤改气”的燃料转换。该项目正好可作为当地天然气供应的有效补充。
中国石化于2010年12月21日宣布,位于广西北海市的LNG终端将于2014年投用。北海市的LNG终端接受能力为3.811亿立方英尺/天,将向广西十几个城市和广东省两个邻近的城市通过管网供气。位于广西北海市的LNG终端将于2014年投用。
2011年8月2日,总投资65亿元、年接收液化天然气(LNG)规模达300万吨的中海石油海南LNG项目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开建。项目预计在2014年8月投产,能力为200万吨,2016年达产时将达到300万吨。海南LNG项目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接收站、港口及输气管线三个单项工程:接收站工程建设2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港口工程建设1座可停靠26.7万立方米LNG船舶的接卸码头以及1座3000吨级工作船码头;输气管线工程建设输气管线122公里,将与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相连接。项目建成后,供气范围将覆盖海南全岛,并辐射粤西和广西地区,主要供城市居民用气,工业、商业用气及燃气电厂用气。项目2014年建成后,将与来自崖城13-1、东方1-1和乐东气田的海上天然气形成资源互补,有效缓解海南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局面,为实现海南“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定位及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提供绿色、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保障。中国海油还将在该项目所在地规划建设海南LNG仓储转运中心。根据规划,海南LNG接收站将建成18个储罐,届时,储运能力将达1500万吨/年~2000万吨/年。该项目是中国海油第6个已开工建设的LNG项目。
中国海油计划建设广东省揭阳市2.54亿立方英尺/天LNG接收站于2010年12月21月获国家环境审计批准。广东省揭阳市LNG接收站是中国海油第六个LNG接收站,将投资88亿元(约合13亿美元)。投资将包括8万~26.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停靠泊位和170km管线。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的企业中国新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31日宣布,合作建设和运营在中国北方港口唐山曹妃甸的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终端。该LNG接受终端将拥有1000万吨/年的能力。该该项目也包括卸载泊位及相关设施,涉及总投资66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将在合资企业中持有51%的股份。北京一些企业将在该项目中持有29%的股份。河北天然气公司即在香港上市的非全资的附属公司CSGE.将拥有合资企业中其余20%的股份。唐山LNC-接收站项目于2010年10月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该项目可满足北京一天滓一河北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以及使天然气供入实现多样化,以确保地区供应。
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华港燃气集团与镇江江天汽运集团、丹阳戎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6月29日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石油LNG项目正式落户镇江。
5.进口LNG合约情况
表5列出中国签署的进口LNG合约一览。
在近期合约中:
中海油于2010年3月24日宣布,与英国天然气(BG)公司签署了20年期的签署液化天然气购销及澳大利亚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有关协议,总采购量为7200万吨。根据协议,中海油将每年从英国天然气集团采购3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协议将在中澳两国政府批准后和2010年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后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澳大利亚迄今最大单一买家的液化天然气协议之一,标志着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将首次销往全球最有潜力的中国市场。该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昆士兰州西北部,年产能达850万吨,将于2010年年中获得最终批准。除液化天然气的购销外,该协议还包括煤层气开发、天然气液化处理、造船、运输等,是一项涉及液化天然气整个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根据协议,中海油将获得煤层气资源储量权益的5%、第一条生产线10%的权益。双方将共同组建船东公司,在中国建造两条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法国能源巨头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GDF Suez)于2010年10月上旬与中国中海油签署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协议,在2013~2016年问将向中国年供应260万吨LNG。为拓展其亚洲地位,GDF Suez主要依托于澳大利亚资源,该公司于2010年1月在波拿巴(Bonaparte)盆地三个天然气田中持股60%。
2011年3月29日,澳大利亚著名煤层气开发商图标能源公司(Icon Energy)与中国的中能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签署了一项液化天然气(LNG)销售协议,根据协议,澳大利亚图标能源公司在今后20年里将向中能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提供1.8万亿立方英尺的LNG。根据签署的协议,澳大利亚图标能源公司将最迟在2016年6月开始供应LNG。
中国石化宣布,于2011年5月底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APLNG',)签署了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从2015年开始,中国石化将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APLNG项目拥有世界级的煤层气资源,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柯蒂斯岛新建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同时,中国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___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SIPC)还与APLNG公司签署 APLNG公司股份认购协议,中国石化认购APLNG公司15%股份,股东康菲公司和Origin公司所持股份分别由50%相应降至42.5%。APLNG的液化天然气将成为中国石化拟建的广西接收站主要气源,并有可能输送至中国其他液化天然气进口及气化终端。
2011年8月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公司与APLNG公司(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就AP LNG公司15%股份认购项目完成交割。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斥资17.65亿美元完成收购,获权益2P可采储量1.47 TCF(万亿立方英尺),权益3P可采储量2.1l TCF。若考虑项目进一步勘探开发潜力,权益储量将有进一步较大提升空间。此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诺从2015年开始每年从APLNG项目认购43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中国石化集团认购APLNG公司15%股份后, APLNG原始股东康菲公司和Origin公司所持股份分别由50%相应降至42.5%。此项目的成功交割,拓展了中国石化在澳大利亚的合作机会,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石化多元化天然气供应渠道,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提供清洁能源,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6.海上船舶运输成我国LNG进口的主要方式
2011年10月14日,2011年LNG(天然气)安全营运与风险防范论坛显示,海上船舶运输是我国LNG进口的主要方式,为提高海上进口能力,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快配套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沿海大型天然气接卸站建设。目前,深圳、莆田、上海洋山、南通、大连等LNG项目已建成投产或投入建设。自2006年以来, LNG船舶作为液化天然气运输的主要工具,在我国沿海各大港口进出的身影正日益频繁。
表5 中国签署的进口LNG合约一览
时间 |
买方 |
卖方 |
气田 |
年供应量(万吨) |
供应年限(年) |
2011年5月 2011年3月 2010年10月 2010年3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1月 2009年8月 2009年5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1月 2008年6月 2008年4月 2008年4月 2008年4月 2007年12月 2007年 2006年 2006年 2002年5月 |
中国石化 中能集团 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 |
太平洋液化气天然气 澳大利亚图标能源 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 英国天然气公司 卡塔尔天然气 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 英国天然气公司 壳牌 壳牌 道达尔 卡塔尔+壳牌 卡塔尔+壳牌 伊朗 BP+奥德赛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 印尼 奥德赛 |
澳大利亚煤层气资源 煤层气开发 澳大利亚资源 英国天然气公司 卡塔尔气田二期 巴布亚新几内亚 澳洲昆士兰 澳洲高更气田 壳牌项目 卡塔尔气田 卡塔尔气田 印尼 |
430 200 260 360 300 200 225 360 100 100 300 300 200 300 400 300 260 260 |
20 20 4 20 20 20 20 20 20 20 15 25 25 26 26 26 |
例如,近年来,上海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10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为62.7亿立方米;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划,到2015年时,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几乎翻一番。为保障供应,上海不断加大 LNG能源的进口量,2009年上海洋山LNG项目投产后,上海港成为了全国第三个可以接收进口天然气的港口城市。目前,通过LNG船舶运输等方式进口的天然气供应量达到40亿立方米/每年,占上海市全市天然气使用总量的一半以上。LNG船舶这一浮动的天然气运输管道的频繁到港,为上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碳能源,加强了上海能源供应保障。海事管理机构作为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包括LNG船舶在内的海上运输工具的监督管理。为履行好“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海事管理机构认真做好大型LNG船舶的航行安全保障工作,服务绿色能源安全运输。截至2011年6月30日,上海港已有72艘次LNG船舶在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管下,安全接卸后离港,共载运364万吨LNG货物,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管道气进口
除了LNG外,管道气进口将在满足中国的供应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亚是2010年底最重要的管道气来源。中亚一中国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营,始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并连接到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最终将拓展到中国沿海地区,远至达到南方的广东省。
2009年通过这条管线开始进口天然气,并将达到2010年底150亿立方米/年,2015年可达全部能力400亿立方米/年。中国石油和土库曼斯坦于2007年签署两项协议:在位于阿姆河右岸(Darya River Right Bank)的Bagtyiarlyk气田达成生产分成合同,中国石油在此发现了1.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及为期30年供气300亿立方米/年的合同。
中亚天然气管道自2009年12月向西气东输二线输气以来,截至2011年1月中旬,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天然气累计达48亿立方米。截至2011年5月28日,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100亿标准立方米。中亚天然气管道2009年12月向中国供气以来,结果显示进口的中亚天然气品质符合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目前日流量为4000万标准立方米,运行压力为7.15兆帕。2009年12月14日,中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的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共同转动通气阀门,标志着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气。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能源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新疆霍尔果斯入境,全长1833公里,入境后与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相连。
截至2011年5月16日,中国石油发布信息称,西气东输二线气源地哈萨克斯坦阿姆河一期项目已经累计为国内供应55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阿姆河二期工程2011年已经启动,工程全面建成后,一二期项目将每年向国内供应商品天然气超过130亿立方米。姆河天然气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海外最大的陆上天然气合作开发项目,该项目是西气东输二线的主要气源地。
最近,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签订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现有的天然气项目合作,这些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的Kumkol和Severnye,以及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Aral。这可望使来自中亚进口的天然气有所增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和哈萨克斯坦KazMunaiGaz公司于2011年2月23日宣布,同意成立对等持股的合资公司,以开发哈萨克斯坦 urikhtau(乌里赫套)气田。该气田的生产可为两家公司建造的哈萨克斯坦新的天然气管道提供气源。这条管道将连接大型中亚天然气干线,该干线白土库曼斯坦开始,并进入中国西北部新疆地区。中国石油和 KazMunaiGaz已开始铺设第一阶段,从哈萨克斯坦的 Bozoi到Shymkent的l~64km天然气管道,第二阶段再延伸至哈萨克斯坦Beyneu。两个阶段总长为1475km,输送能力将为100亿~/15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
来自俄罗斯的管输天然气尚未实现,双方谈判拟自2015年起在30年内供应300亿立方米/年。但气源仍未明确,可能来自西西伯利亚、尔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虽然比俄罗斯项目的规模要较小,但来自缅甸的管道连接进展较快。120亿立方X/年的中缅管道将始于缅甸西海岸Kyaukryu港口,并进入位于云南省边境城市瑞丽。从这里将延伸至昆明,此后再拓展至贵州和广西。施工已于2010年年中开始,预计将在2013年建成。
四、非常规天然气供应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供应方面,非常规天然气将受到更多政策鼓励。保守估计到2015年我国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如果乐观预测,这部分产量可能超过200亿立方米甚至达到300亿立方米。
在煤制气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了4个项目,分布在新疆j内蒙古等地,预计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的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代表了中国供应计划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些潜在资源是巨大的,将会远远超出中国常规天然气储量。中国石油正在全国最大的煤炭省份山西沁水开发30亿立方米/年煤层气项目,同时,目标是到2020年,从鄂尔多斯盆地生产100亿立方米/年煤层气。
中国石油的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最近已与皇家荷兰壳牌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30年的产量分成合同,在四川盆地开发和生产致密砂岩气。两家公司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携手合作,于2010年初共同收购了Arrow能源公司的所有煤层气业务。
2010年6月,中国石油与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EnCana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参与在加拿大西部开发EnCana公司的页岩气资产。
中国石化的目标是到2015年年底,从山西、陕西、贵州、安徽、江苏等省地区生产25亿立方米/年的非常规天然气。中国石化已与雪佛龙公司合作共同正在开发贵州的页岩气。中国海油也与山西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开发10亿立方米/年合成天然气项目,并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最后,在国际领域,中国海油最近已收购了切萨皮克能源(Chesapeake Energy)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鹰福特(Eagle Ford)页岩气资产33.3%的权益。中国海油也在BG公司昆士兰柯蒂斯(Queensland Curtis)LNG项目中少数持股,这一基于煤层气的LNG项目将于2014年建成。
中国石油未来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方面将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一方面拓展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学到更多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中国石油目前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已经有了较多的收获。2010年中国石油煤层气新增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2010年公司煤层气产量为2.8亿立方米;2011年计划煤层气产量达到6亿立方米:到“十二五”末,2015年产量达到40亿立方米。 “十二五”中国石油在页岩气、致密气等领域也将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