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不断的关注,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特点:分布广、资源量丰富、清洁可再生,并且其能源化利用过程中可以实现C02零排放。在我国,农作物秸秆产出量已经超过7×108t,折合成标准煤3.5×108t,若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108t的C02。因此,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既可缓解温室效应,又能实现废弃物再利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现阶段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生物质制沼气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等。文献[1-3]介绍了链条炉排炉燃烧生物质燃料的技术现状,以及燃料变化后所引起的受热面结渣现象。通过在秸秆压块成型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可以减少受热面结渣现象,笔者在试验过程中采取了此项解决方案。本文重点介绍燃煤一秸秆压块混烧的试验结果。
2 试验现场情况
混烧试验在一台额定压力为1.3MPa、额定蒸发量为10t/h的链条炉排炉上进行。锅炉用户的特殊生产工艺造成锅炉热负荷波动较大,蒸汽质量流量一般为4~8t/h,压力在0.8MPa左右。
对于纯粹燃煤工况,锅炉正平衡计算热效率ηp的计算式为:
式中ηp——纯粹燃煤工况下锅炉正平衡计算热效率
hs——饱和蒸汽的比焓,kJ/kg
hw——锅炉给水的比焓,kJ/kg
ms——生产蒸汽量,kg
mf——消耗燃煤的质量,kg
Qf——燃煤的低位发热量,kJ/kg
采用纯粹燃煤方法,通过测试得到:hs=2770kJ/kg,hw=84kJ/kg,Qf=22583kJ/kg,mf=180.31kg,ms=1000kg,将测试参数代入式(1),计算得出ηp=65.96%。
在混烧试验进行前,我们利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对纯粹燃煤情况下的灰渣含碳量、飞灰含碳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于灰渣含碳量分析,在升温过程中,110℃以下的质量损失约22%,是灰渣样本中的水分。400℃以上存在3个失重峰值,其中第一个峰值是挥发分的失重造成的,另外两个则是固定碳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失重。分析结果显示,灰渣中的可燃成分仍占总质量的23.15%左右,这说明燃煤在炉排上的燃尽程度不高,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气体不完全热损失均较大。
由于该炉燃煤颗粒的粒度较小,因此飞灰严重,烟道内沉积的飞灰量很大。由飞灰含碳量分析可知,相对于灰渣,飞灰中水分含量较低,仅为6%。在400℃以上仅有两个失重峰值,飞灰样本在高温的烟道内已经沉积了较长时间,因此其挥发分含量较小,但其中的固定碳含量却高达30.64%。由此可见,飞灰损失较为严重。
3 混烧试验过程及炉内燃烧情况
与煤混烧的是花生秧秸秆压块,其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30mm×30mm×70mm,运输过程造成少量压块破碎成小块,但粉末状颗粒所占比例可忽略。由于成型过程中添加剂的影响,秸秆压块中灰的质量分数约15%,低位发热量约14562kJ/kg。混烧过程中,秸秆压块与燃煤的掺混比例(质量比)为20%~30%。采用人工掺混,煤斗内的混合情况见图1,两者混合比较均匀。
煤斗内的混合燃料靠自重下落,经煤闸板后落在炉排前部。由于秸秆压块的密度仅为700kg/m3,远小于燃煤的密度,因此在煤斗内下落过程中,燃煤颗粒与秸秆压块之间存在速度滑移,从而形成燃料分层。在炉排上,沿燃料层高度方向,大部分秸秆压块分布在燃料层表层,少部分分布在燃料层内。
多数的秸秆压块分布在混合燃料层表层,秸秆挥发分含量高以及挥发分着火温度低等特点,决定了混合燃料的着火时间要短于燃煤的着火时间。进入炉膛的秸秆压块迅速着火,挥发分火焰通过导热和热辐射方式,将新鲜的燃煤快速预热,使其挥发分析出速度有所加快。因此,混烧可有效改善燃煤的着火性能。一旦燃煤挥发分开始燃烧后,就会将燃煤内的固定碳温度提高,并使之具备了着火、燃烧的条件。燃料层着火情况见图2。对比燃煤情况下的着火区域可以发现,混烧可有效缩短炉排上的燃料预热区长度,一般缩短10cm左右,在炉排总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相当于延长了燃料主燃区长度,从而使燃料燃尽程度和燃烧效率有所提高。
燃料层表层秸秆压块的快速着火形成比较长的挥发分火焰。
由于生物质燃料挥发分含量高,因此预热区送风量要适当增加,以保证挥发分的燃尽。一般情况下,挥发分空间扩散燃烧过程需要补充二次风来强化,但由于该炉没有设计二次风系统,因此只能通过适当开大一次风箱的风门来补充一次风。尽管这种送风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挥发分的燃尽,但一次风量提高且事先无预热,导致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易造成炉膛温度降低。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炉膛温度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推测,混烧情况下,炉膛温度一般为1000~1030℃,比纯粹燃煤情况下低70~100℃。
混烧不仅改善了燃煤的着火性能,还改善了主燃区燃料层内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秸秆压块在冷态情况下是致密的块状结构,受热时挥发分析出,自身将成为疏松的孔状结构,且膨胀、体积增大。由图3可以观察到燃料层表层的体积膨胀后的秸秆压块。燃尽后的秸秆压块见图4,其结构是疏松多孔状的。
同样,在燃料层内部,秸秆压块同样会发生膨胀,使燃料层厚度有所增加,秸秆压块附近的煤层将出现孔隙。这样一来,燃料层通风阻力将有所减小,从炉排底部送入的空气将更容易渗透到燃料层上部,从而使燃料层还原区厚度有所减小,C0等不完全燃烧产物生成量有所减少。
对于混烧工况,锅炉正平衡计算热效率ηm的计算式为:
式中ηm——混烧工况下锅炉正平衡计算热效率
mf,1——秸秆压块的质量,kg
Qf,1——秸秆压块的低位发热量,kJ/kg
当秸秆压块的掺混质量比为23%时,通过测试得到:hs=2770kJ/kg,hw=84kJ/kg。消耗燃料的总质量为189.76kg,其中mf=146.11kg,mf,1=43.65kg。Qf=22583kJ/kg,Qf,1=14555kJ/kg。将测试数据代入式(2),计算得出ηm=68.49%,比纯粹燃煤提高了2.53%。
4 结论
① 混烧后经过正平衡计算,锅炉热效率提高到68.49%,比纯粹燃煤情况下提高了2.53%,并降低了燃料成本。
② 秸秆压块与燃煤在一定的掺混比例下混烧,可有效改善燃煤的着火性能,使炉排主燃区长度增加,燃煤燃尽程度提高。
③ 秸秆压块燃尽后的疏松结构,有效降低了燃料层的通风阻力,空气与燃料的混合加强,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并且该疏松结构可以束缚内部灰粒,抑制熔融性飞灰造成的受热面结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