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福建闽清陶瓷企业改用天然气陷入两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8  浏览次数:684
        环保压力之下,陶瓷企业的清洁能源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否只有天然气一种选择?对于这个利润率较低的行业来说,改用天然气增加的能耗成本无疑让企业难以承受,此外,管道配套、气源能否保证等都是问题。

企业主更为担心的是,天然气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如果不能保障供给,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煤改气”也许未必只有天然气一条路,本版自今日起推出《陶瓷企业能源改造》系列报道,关注国内主要陶瓷产区的清洁能源改造情况。

 如果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如果延续目前煤气发生炉制气燃烧的方式,污染问题无法解决,这就是现在福建闽清陶瓷企业面临的问题。

 在闽清,陶瓷业发展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如今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给当地造成很大困扰。如何做到节能减排、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同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地正在努力寻求一条双赢之路。

 支柱产业改造顺利吗?

 政府明确企业“煤改气”和关停淘汰的时间表,整治改造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前去采访时,闽清蓝天陶瓷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停产改造。改造完成后,公司年生产规模将扩至700万~800万平方米,年产值届时有望达到1.5亿元。公司总经理吴仁锐告诉记者,“煤改气”不仅可以改善工人劳动操作环境、改变企业环境面貌,同时也能大大减少污染排放。

 但是,对于这家年产值约3000万元的企业来说,1.2亿元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吴仁锐坦言,“煤改气”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父辈把企业交给我,我不能让企业断送在我手上”。

 现在,闽清是福建省最大的电瓷出口基地,也是全国釉面砖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记者了解到,闽清每年建筑陶瓷产量约两亿平方米、电瓷约5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10和1/6。闽清整个陶瓷产业集群产值达50多亿元,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占据半壁江山。

 陶瓷业为闽清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落后的生产方式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

 当地企业采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下称煤气发生炉)造气燃烧,取代过去的直接燃煤,但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闽清县环境监测站站长、高级工程师黄文志说:“在使用煤气发生炉造气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粉尘、二氧化硫、含酚废水、煤焦油等,已成为当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因为当地二氧化硫减排未到达省市目标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些项目在当地落地”。

 记者日前来到闽清县建筑陶瓷企业相对集中的白樟、白中两镇釆访,虽然看不到昔日烟囱吐“黄龙”的景象,但企业仍未摆脱“小而散”、“小而低”的现状。

 由于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加之节能减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闽清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目前闽清陶瓷发展面临的问题,县政府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质量品牌、改燃降耗、转型升级等方面下了大工夫。从2009年开始,闽清县政府出台了鼓励陶瓷企业特别是建筑陶瓷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方式,并对采用以天然气作燃料的企业给予补助。

 2012年,闽清县专门成立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制定《工业大气污染整治规划》和《建陶业污染综合整治》。高峰时期,闽清的建筑陶瓷企业曾达到252家,经过不断整治、关停、转产,目前只剩下42家。

  但整治工作还在继续。今年2月,闽清县政府出台了《闽清县推进建陶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筑陶瓷企业进行“煤改气”和关停淘汰的时间表,力争2016年前完成所有建筑陶瓷企业的天然气改造任务。

    企业愿用天然气吗?

 对能耗成本非常敏感,改造资金、市场竞争、供气保障等现实问题让企业负责人心有疑虑
      “因为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降温、海运价格不断提高,企业经营受到影响,目前基本处于维持状态。”吴仁锐说,他们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以最大的努力来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在能耗方面,因为能耗占产品成本的30%”。

 但是,改用天然气后,将会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此前生产1平方米内墙砖,燃料成本约4.2元,改用天然气后会提高到5.9元。吴仁锐说,仅此一项,企业一年增加的成本就达近千万元。“使用天然气虽然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失,但可能让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因为国内有很多同类企业,如果这些企业燃料没有改变,同样的产品就是不同的成本。”

 为推动企业“煤改气”进程,闽清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闽清县双燕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宜均告诉记者,“煤改气”后,政府一次性补贴企业25万元,并在燃气价格上与企业签订优惠合同。现在,每立方米天然气的市场价格为4.2元,企业购气只需2.9元,另外1.3元由闽清县政府补贴。按照全县企业“煤改气”后的用气量计算,闽清县政府每年用于建筑陶瓷企业的燃气补贴资金将达4000万~5000万元。

 刘宜均的双燕陶瓷有限公司建厂较早,主要产品是内墙砖和小地砖,年产量400多万平方米,年产值约4000多万元。目前,双燕陶瓷公司还在进行生产,计划今年年底停产改造。刘宜均告诉记者,他们计划投资1亿元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企业年产值有望达到1.5亿元。

上亿元的改造资金、可能面临的市场不公平竞争、政府补贴政策能否长效、天然气能否保障供应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建筑陶瓷企业负责人面前,让他们在“煤改气”的问题上难以抉择。

 这些企业负责人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断气”问题在福建一些地方已经出现。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福建省晋江市的天然气供应量已不能满足当地企业的生产需求。由于气源不足,不少企业不得不重新利用原来自备的煤气发生炉(水煤气)制气生产。

 目前,闽清县只有8家建筑陶瓷企业和10家电瓷企业完成“煤改气”,使用天然气生产。企业用气量不大,还未出现气荒问题,一旦闽清县所有陶瓷企业都用上天然气,能否保证供给还是未知。

 集中供气是否更现实?

 供气站建设紧锣密鼓,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和清洁的特点

 釆访中,一些企业负责人给出了一个建议:县政府与其每年拿出几千万元用于企业的天然气补贴,还不如将这些钱集中投入到煤气集中供应站的建设上。
 目前,企业的主要污染来自各企业自备的煤气发生炉,如果政府引进或投资建设煤气集中供应站,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也可以大大减轻企业负担。

 实际上,这样的改造方案正在一些地区紧锣密鼓地开展过程中。闽清县环保局局长黄维江告诉记者,闽清县拟在陶瓷行业集中区采用集中供煤气的方案,拟引进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取代企业的自备煤气发生炉。这一方法能为企业提供洁净、低廉的工业燃气,经测算每立方米售价为2.5~2.6元,远低于天然气价格。

与固定床气化技术(目前闽清建陶业采用的煤气发生炉造气技术)相比,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和清洁的特点。

 黄文志告诉记者,采用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后,气化炉的操作温度高达1000℃以上,从而可避免煤在低温干馏过程产生煤焦油等挥发性物质,可以消除当前固定床气化技术大量产生煤焦油的问题。因为煤焦油是危险废物,若不产生煤焦油,可有效减轻后期煤焦油的贮存、处置和监管压力。

 因为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采用高温富氧气化反应,煤气中几乎不含焦油等酚类物质,洗涤过程也就不会产生含酚废水。

 据悉,采用这一技术后,洗涤废水主要成分是氨氮,经处理后可实现循环使用。同时,还将配套湿法脱硫工艺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实现二氧化硫减排。据悉,这一技术对煤的品种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多种煤都可以使用。

 据了解,闽清县计划投资两亿多元,利用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建设集中供气站来替代天然气,对当地黄石工业区内的7家规模陶瓷企业、11条生产线进行集中供气。据测算,项目建成后,按年消耗煤炭28万吨计,每年可以实现减排二氧化硫4990吨,回收单质硫2495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