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胜经 » 正文

豪掷550亿并购,新奥股份,杀疯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新股雷达  浏览次数:63
 赴港IPO,又有了新路径。


当前,内地已上市企业赴港IPO如火如荼,主要有两大路径:


一是分拆上市。像歌尔股份就是将MEMS业务拆分出歌尔微电子,冲刺香港IPO。


二是“A+H”双资本平台运作。当前,宣布赴港的企业90%都是这个路径。典型的像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海天味业等龙头企业都是通过两地上市来实现全球资本布局。


新奥股份“另辟蹊径”,提出了第三种路径——私有化


3月26日新奥股份称,打算以6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550亿元)的定价,私有化已在港股上市的子公司—新奥能源,从而实现“曲线”上市。


图片

此次若成功交易,将成为能源行业年内最大私有化并购案例,新奥股份也将成为今年首例“A拆H”转为“A+H”的赴港IPO企业。


要知道,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天然气企业,新奥股份的举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前进路径。


选择此时私有化子公司,蕴含了新奥股份怎样的考量呢?


1.稳定业绩。


近几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滑,新奥股份虽然通过开拓零售端的业务,将营业收入稳定在了1400亿元左右,但净利润的波动却十分明显。


图片

2023年,新奥股份实现净利润70.91亿元,同比大增21.34%;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47.35%至24.59亿元。


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天然气价格下行周期中,新奥股份通过套期保值(衍生金融工具)对冲,获得了27.39亿元来平衡利润。另一方面是新奥股份还出售了子公司股权,获得了42.77亿元投资收益。


图片

2024年,两项收益减少的新奥股份,仅实现了净利润37.11亿元,同比下滑了36.64%。


而新奥能源整体业绩比较稳定,私有化之后,能够有效补充新奥股份的“剪刀差”。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进行测算,并购将使新奥股份归母净利润由44.93亿元增加至81.36亿元


再加上,如果考虑业务协同,两家企业合并之后有望带来“1+1>2”的协同效益。


2.完善产业一体化。


新奥股份主营业务是天然气中上游的LNG业务。2022年新奥股份新建了首个国家核准的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舟山LNG接收站。


新奥能源主要负责终端的基础设施投建、经营以及能源贸易。2023年底,新奥能源在全国运营260个城市燃气项目,服务3053万个家庭用户,是全国第三大燃气公司。


图片

并购之后股权统一管理,将加快两家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上游气源+中游储运+下游客户”的一体化布局,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益。


不过,尽管私有化带来协同效益,但市场更关注的是财务的承压能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能源巨头,新奥股份具有稳定的终端需求,还是拥有一定的现金流“韧性”。


截至2024年底,新奥股份的期末现金达到了153.64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而且2024年新奥股份计划进行10派10.3元的超高分红。总金额达到63.27亿元,要超过中国广核、华能国际等巨头,是目前已经发布分红报告的29家能源企业中“豪爽”的。


图片

也就是说,新奥股份对自身现金流的支付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新奥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54.3%。无论此次私有化是选择银行贷款还是部分使用自有资金,都会使得公司产生一定的资金压力。


未来,新奥股份有足够的能力来缓解这种压力吗?


首先,天然气价格探底回升。


虽然是成熟的能源行业,但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2030年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复合增速9%。


再加上,2025年天然气期货的价格也有小幅抬升,整个行业仍然具有“量价齐升”的核心逻辑。


图片

而国内天然气价格正在不断地进行“市场化改革”,随着顺价政策持续落地,新奥股份的“购销差”也有望得到改善,从而进一步夯实盈利基础。


其次,长期供应合作。


凭借舟山LNG接收站超750万吨/年的强大资源聚合能力,新奥股份拥有许多长协合作。


目前,新奥股份已经与中石油签署了392亿方的长期协议;与Chevron、Total、Cheniere等国际资源商的协议也已经超过了1000万吨/年。


图片

也就是说,未来几十年,新奥股份能够保障一直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天然气资源。


最后,氢能打造新增长线。


氢能或许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主线产业。新奥股份技术与商业化双突破。


一方面,公司已经围绕“多元制氢-氢储运-氢应用”全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拓展新业务。


另一方面,新奥股份子公司投资建设的天然气掺氢项目2024年4月已经调试完成,启动运行;研发氢能装置也应用在了内蒙华电氢科的产线中


也就是说,在各家企业还在“埋头”研究氢能的时候,无论是自研还是合作,新奥股份均已经实现了产品落地,未来也将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总结一下。


新奥股份,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此次私有化是一场“险中求胜”的资本博弈。不仅开创了能源企业两地上市的新范本,对新奥股份来说,也能够增厚利润、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增强在全行业的竞争力。


当然,一切都建立在新奥股份能否靠实力,缓解资金压力的基础上。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