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胜经 » 正文

市值管理的核心逻辑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9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浏览次数:40
 摘要:

市值管理起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发展于央企估值体系改革。

市值管理的政策方向在低位行情中逐步明确。市值管理源于2004年股权分置改革,在07-08年牛市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随着市场回落,许多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倍PB,引发企业对市值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013-2014年市值管理迈向实践,2014年“国九条”首次将其纳入资本市场顶层设计。

近年来,政策聚焦央企,强调从“软约束”向“硬考核”转变,通过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绩效考核来提升估值水平。

2024年证监会发布的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了市值管理的工具体系,包括股份回购、增持与分红等实践手段,系统性的指导框架逐步形成。

市值管理不同于股价管理,“伪市值管理”受严监管。

市值管理不应是追求短期股价的上涨,尤其是以“提升股价”为短期目标的各类违规行为,此类行为可归为“伪市值管理”,受到严监管。2021年9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伪市值管理的三条红线和三项原则。

市值管理核心在于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

价值创造的核心在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1)从DCF估值模型来看,提升企业内在价值的关键,除了公司要修炼好“内功”,还需要其有效利用合适的资本市场工具,包括股权激励(内部长期利益绑定)、低效资产剥离(内部资产置出)、战略投资人引入(外部长期利益绑定)、并购重组(外部资产置入)等。(2)从实际情况来看,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对“两非”“两资”为代表的不良资产剥离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非易事,近年来交易案例逐年减少,可能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战略投资者入股风险上升等因素有关,导致其投资意愿下降;相较于依赖企业本身业务的内生性增长,外延式扩张能够为企业快速提升价值,但要关注防止高商誉对企业价值的损害。

价值实现的核心在于外在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根据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等联合调研,2022年认为市值未能反映公司真实价值的上市公司占比不足五成,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七成。如何实现外在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我们认为核心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度,而完善的市值管理制度及良好的ESG表现是新形势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第二,投资者、分析师、媒体和监管层关系是上市公司对外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简称“4R关系管理”,而4R关系管理的核心即在于预期管理,包括结果预期和行为预期;第三,分红、回购和增持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价值信息的重要资本工具。

市值管理的趋势展望和工作策略。

市值管理政策更加强调市场化原则,但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积聚长期风险;市值管理工作有望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全面铺开。

市值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负责层级上移,将有利于推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市值管理是一个动态且持续的过程,需要适时调整工作策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