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胜经 » 正文

SP胜经:项目关键人物与客户的痛点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8  浏览次数:75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销售人员“您的客户主要都有谁”。假定你是一家系统集成商的销售人员,售卖的是一套复杂的计费系统解决方案,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有些人会泛泛的说,我的客户主要是政府、金融、电信等部门。这是一种抽象的,甚至说是一种托词应付似的回答,显然,会给提问人一种不好的感觉。有些人就会具体回答,“我们是专做电信计费系统的,主要客户是各地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几大运营商的分支机构。”这个回答看似正统,却能在很多“老江湖”眼中看出你的几分幼稚。 
     精英销售人员眼中,“客户”二字不是一个整体组织,更不是整体组织中的某个部门。这些抽象物质作为名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物质集合体的总称,而不能作为“客户”。
     客户是与销售人员对应的,他们之间都是现实的人,或是人的集合。正是在销售人员与客户的沟通中,才产生了物质交换的基本对应条件,从而产生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变换。人类从最早的“一把斧子换一块肉”,到今天的“500万换一套计费解决方案”都是如此。沟通是价值的本源,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产生了价值的变换,这也正是当今IT方案商在做项目时的核心本源。
     事实上,说道项目,成功实施之前,充分的交流必不可少。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销售人员的客户应该是以“人”为主语的。只有人与人的交流,才能谈出需求,谈出交换条件,谈出价值直至谈出生意。所以,关键人物是谁,或者说他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尤为关键。
     把握五种“关键人物”
     我们经常会提到“关键人物”这个词汇。那么,什么人可以被称为“关键人”呢?我们大体可以把关键人分为五类,分别是采购员、拍板人、评估者、使用者、批准人。其中我们把“批准人”放在最后,是因为批准人一般在企业中位居一个较高层次,或者说是不易被销售人员接触到,而他们又有绝对的话语权。是他们发掘了企业的内部需求,设立了该项目。
     换句话说,批准人虽然很少在项目进程中露面,表面上看来可能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但正是他们的最初想法才有了销售人员后面的机会。
     在实际情况中,我们是不是,这五种重要人物都接触到才能算是把握住了客户呢?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中,五种关键人物的重心应该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政府主导的信息化招投标项目中,受邀请的第三方评估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一般小项目中,拍板人则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能直接决定购买意向。
     话说现在的企业中,很多人在企业中兼任着多项工作,同时在许多复杂岗位上还存在着多人领导同一部门的情况。在企业内部中的这种“角色互换”,在无形中给我们的“关键人物”判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方案商销售团队的自我判断能力,因地、因时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切记的是,这五种关键人物不能一碗水端平,要有所侧重从而提高效率。在今后的话题中,我们还会就如何判定关键人物做更细致的分析。

 

     客户的有“痛”处在哪里
 
     我们销售人员是否想过,要从立项的角度来思考解决攻坚问题的突破口?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企业花钱立项招标,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总是存在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就是维持现有良好局面,而不愿外力将其打破的心理瓶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牛顿定律作为普遍真理,告诉我们“再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而恰恰这种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就是最省力的前进方法,甚至说是可以“不用力”的。这也是企业主最为希望的。试问企业主,谁不想让公司平稳发展?
     现在人人都在说创新。但是要知道,创新同时也是放弃,去抛弃原有的成熟模式的。世上没有既能创新也没有风险的好事。创新也就意味着风险,这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同理,那么企业决策人为什么不维持原有模式而是要立项,创新或是更新原有模式呢?举个形象的例子,我们把企业的成长历程转换成为人的历程。在人的成熟中,会多多少少的遇到疾病。有了痛(Pain)我们就想着去看医生,毕竟“小病不除成大患”。我们的销售人员就像医生一样,病人来了我们要能让病人满意,就一定要“对症下药”。对症,就要先看出病人痛在何处。
     我们曾经谈到判断Burning Issue的三个标准。第一个是个人化的(Personal),第二个是紧急的(Immediate),第三个是必然的(Certain)。许多朋友们反映对“Certain”还是不太理解,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必然的”当作判断“燃眉之急”的标准呢?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惰性”问题。企业不愿意改变原有成熟模式,但是如果不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就难以在市场竞争的残酷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他要是不做这种带有冒险性的尝试,后果将会更严重。基于此,企业才会做出“立项招标”的选择。没有人说没事就去医院逛。企业主来“就诊”,必然是因为身上有痛处。找对了这个痛,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这才应该是作为“企业医生”的销售人员的出发点。   来源:睿商在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