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胜经 » 正文

新奥生态 备选传统能源企业的突围新路径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3  浏览次数:643

适逢年底,中俄天然气合作、中石化混改、资源税改、电改、油价暴跌,及特高压、核电重启、分布式光伏等话题多被提及。其中,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煤制气技术被广为关注,甚至争议颇多。

的确,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在2012年后经过3批次的集中获批后,引发了产、学、研各界人士对其水耗及水土污染问题的担忧和质疑。能源局为代表的监管层最新态度回归“限制发展”:日前,有媒体从参与“十三五”煤炭规划编制的人士处获悉,在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十三五”不再扩大煤制气产能。目前已开工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到2020年煤制气产能达到150亿立方米。而在《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煤制气已规划至150~180亿立方米,按字面分析,“十三五”期间煤制气松绑已基本无望。同时,煤制油和煤制烯烃项目的投建亦受到限制,其中煤制油项目仅可作为战略储备,而煤制烯烃项目也被要求适度发展。

不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我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的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其中进口天然气58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2.2%。同时,1月13日,国土部公布了2014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2013年该项数据为58.1%。

一边是产业发展方向的争议,一边是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的现实,加上国内日益严峻、时不我待的节能减排形势,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保证安全供给的“矛盾”亟需解决。

企业实践是解决产业争议的唯一方法

其实,时下围绕煤制油/气以及页岩气的争论,在新能源领域同样存在,包括风电场、光伏电站和中小水电。然而面对争议,能给出答案或者是阶段性答案的,还是能源行业内的勇于实践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粗犷发展,国内早期的资源型城市在进入新世纪后陆续出现资源匮乏趋势,包括辽宁阜新、山东枣庄、河南焦作、湖北大冶、江苏徐州等众多城市相继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并成为了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的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范本,更为后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借鉴。简单来说,引入实力能源企业进行老旧中小矿区的兼并重组,引进活力资本作为地方适合自身旅游、农业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是这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初期的成熟模式。

在此过程中,介入或者配合地方结构转型的能源企业几乎悉数以国有大众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体量大、资产重、产业链健全,可以为地方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思路引领和实际支撑。同时,煤炭行情走弱后以煤企为代表的能源企业也在为自身的转型发展寻找方向,包括煤制油/气在内的下游深加工领域多是企业首选。同时结合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光伏、生物质能、储能技术及新材料,都是传统能源企业主攻的业务方向。不过,由于产业环境尚需完善,同时国内主流技术评级难以突破,能源企业在公关上述新业务方面大多鲜见明显成果。

而随着顶层决定推进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态度日趋明朗,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企业竞相投身其中,尤其中石化甩出“终端门站市场业务”这个大蛋糕后,由于相比中石油管网业务更易民资介入、更具投资发展空间,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可谓风头尽出。进入2015年,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分公司正式变更为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企业性质随之从央企驻疆分公司,改为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企,接下来新成立的中石油新疆销售公司将出售部分股权,招募当地优质企业入股,完成混合所有制及属地化改革目标。

可见,两桶油在新的一年中还将在“混改”这条跑道上继续赛跑,并以试点、标杆的身份带动其他企业效仿。随着企业顺应市场深化改革的深入,资本运作、兼并重组越来越被企业青睐,1月21日,国内电力行业巨头之一的中国能建集团成立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时前亦设立了资产管理中心和投资管理分公司,以便于企业重组内部的非主营业务板块,和对外项目的各种投融资业务,为企业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模式创新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对大型能源企业们的手笔,民营、外资能源企业更乐于寻求细分领域的市场机会,而检验这些机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发展空间的首要依据,就是其能否具备可行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之前偶被重提的德国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路径,又被业内津津乐道。

不过,德国能源市场的一系列产业环境、制度与国内都存在着迥异差别,且德国个别区域由于政策的过度补贴已经导致了负面效果的出现。德国能源署中德可再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日前表示,由于德国当地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偏高,刺激大量民众投入电站建设,在夏季高温的周末就出现了光电消纳困难的局面,甚至威胁到了电网和用电终端的安全。结合目前国内能源行业的监管现状,过多的描绘意义有限,甚至会起到相反效果,企业还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突围路径。

去年年底,新奥集团将其控股的威远生化公司更名为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生态控股”),主要的煤化工资产也已注入到这家公司,至此新奥生态控股主营业务涵盖生物制药、LNG、煤、煤基化工等清洁能源中上游领域。

此外,新奥生态控股在更名的同时,还提出将在这一平台组建有关煤化工项目的众投平台,以新奥集团自有的核心技术为依托,吸纳社会闲散资本投入煤化工等相关业务领域的信息。众所周知,众投模式在国外风靡已久,被引入国内后虽然略有走形,但其门槛低、回报高、周期灵活、退出便利等种种优势吸引着大批民间投资者。新奥通过引入众投,实现一定程度上完备自身资金链的同时,也将打破时下煤制油/气行业参与者多为国企、鲜见民资的局面,为煤制油/气快步“走向民间”、加快形成多样的商业模式提供助力。此外,新奥以自身技术入股新平台,也将加大技术面的信息披露力度,提升自身的行业影响,同时启示同行,共同推动煤制油/气领域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整体看,当前经济和环保形势下,监管层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步伐会继续提速,新一轮能源改革大潮即将于“能源十三五规划”开启。众多的传统煤炭行业和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处于被动态势,煤化工行业虽然已经初现曙光,但依然任重道远。

这一趋势下,新奥生态借助集团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产优化聚焦于清洁能源供应商这一新战略,在大股东的能源平台战略下,通过外延式并购滕州、沁水、北海等公司,切入天然气市场,并加快自身清洁能源产品业务整合,意图突围困境,将为行业提供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转型样本。来源:国际能源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