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天然气价格上涨指日可待 理顺价格能够缓解供需困局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08  作者:国际能源网  浏览次数:651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09天然气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权威人士证实,国家发改委正组织专家,对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进行论证,我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已经“指日可待”。

    “现在进口天然气的比重越来越大,”发改委研究院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使得国内外价差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据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亨利中心价格、英国NBP价格、日本进口LNG到岸价格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82美元/MMBtu、10.68美元/MMBtu、12.17美元/MMBtu。而与三大市场气价相比,我国天然气出厂均价比美国亨利中心价格低59%,比英国NBP低66%,比日本进口LNG到岸价低71%。

    严重的价格倒挂引发了天然气需求的极速增长,化工用气浪费严重,而供应方由于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而生产意愿不高,这加剧了我国原本就因人均资源量不足、国内开采难度大而存在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同时,价格倒挂也使得我国天然气国际谈判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以国内气价为标准难以寻找国外供应商;另一方面,以国际主要市场气价为标准必然造成部分国内用户拒绝利用引进气。“中国天然气国际谈判十分艰难,主要就在于价格问题。”高世宪表示。明年初,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为主气源的西气东输二线就要建成通气,中方必须提前拿出价格应对方案;最迟到下半年,中石油就要拿国家批准的定价方案和用气地方政府进行价格谈判。在此关头,天然气价格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没有别的选择,国内天然气价格只能向国际靠拢。去年下半年,国内石油三巨头已经向国家发改委上书,吁请天然气涨价,认为这样才能使供需趋向平稳。业内很多人士也认为,与国际接轨理顺价格是缓解供需困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民用天然气涨价应设警戒线

    所谓“与国际接轨理顺价格的过程,就是涨价的过程”,虽然涨价是大势所趋,然而,涨价的成本是否将全由民用用户来承受呢?“是的。”,对此,高世宪的答案非常肯定。

    家住定福庄西街的赵小姐对此很不满意:“民用天然气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应该给予我们福利保障。”在她看来,即使上游涨价,其成本也不能全部落到消费者身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由于城市公用事业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对公用事业负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责任。因此,政府对公用事业进行改革时,既要考虑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体现,又要考虑公众的基本需求及收入分配的政策要求。

     在中国662个城市中,有200多个建设了天然气管网,涉及的消费者高达亿万之众。因此,各方人士呼吁,在天然气涨价问题上,除了要和国际接轨,考虑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外,也要充分照顾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根据我国最新的扶贫标准,中国“绝对贫穷”(年收入不足786元)有1479万人口;“相对贫困”(年收入不超过1067元)有4300万人口;若是按联合国的每日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年收入365美元、约合2200—2400元人民币)为贫困标准计算,那么中国贫困人口则可能突破1.5亿人口。无疑,天然气价再涨,对这些家庭将会造成非常沉重的生活负担。“现在,油价涨了,水电也涨,粮食也涨,什么都在涨价,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天然气再涨,生活负担会更重了。”赵小姐无奈地对记者说。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