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西南地区首台9H级燃气电站,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1号机组投产;7月,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1号机组投运,成为四川投产的又一个9H级燃气电站。加上此前已建成一个气电项目,今夏四川有3个天然气发电项目、4台机组运行。
天然气发电如何支撑电力保供?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两大项目全力支撑顶峰兜底
当日9时,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1号机组开机运行,按日启停。“近期持续高温,按照负荷需求,机组每天运行14个小时左右。”在每一日的前一天下午,川投(资阳)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梁红兵都会安排次日的发电计划。
视线转到川北,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石盘工业园区内,四川“十四五”首个核准的燃气发电重点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1号机组也在全力运行,每天开机约13个小时,发电600万千瓦时左右。
持续高温外,今夏暴雨天气偏多。“怪”天气给发电计划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的天然气量也定不下来,给天然气和电力调度造成不小困难,经常发生“有电无气”或“有气无电”现象。
目前,由于天然气发电量在全网发电量中占比较小,相关机制尚未确定,燃气电站还要接受电和气双重偏差考核,因此,天然气用不完和不够用,都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多位受访者提到,正值迎峰保电关键期,尽管压力不小,也必须发挥燃气发电机组的优势,全力以赴支撑顶峰兜底。
相较煤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有着环保更高效、调峰兜底能力更强、可靠性更高等优势。具体而言,燃气发电机组调峰速度快、幅度大,从开机到满负荷只需 2小时,远快于煤电的8小时,是公认的优质调峰资源。
为全力做好调峰兜底,川投集团资阳气电项目着重提高机组可靠性,维护好设备,保证机组随时开得出、顶得上;做好天然气保供,积极争取天然气指标,协调好电力调度和天然气调度。
让梁红兵印象深刻的是,7月23日和24日,公司接连两天通过市场交易,采购高价天然气发电,有力支撑高峰时段四川电网外送华东电网的电力。1号机组自投产以来,已日启停调峰运行40次,发电上网电量达2.5亿千瓦时。
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经营合同管理部部长李亚东估算,以普通家庭安装一台1.5P的空调为基准,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1号机组每日所发的电量,可供60万个家庭连续开空调10小时左右。
“根据电力负荷缺口,1号机组发电随叫随到,开得出、顶得上,尤其在用电高峰期有力地顶了上去。”李亚东说,天然气调峰发电最主要的矛盾是发电用气需求的不均衡性和计划的滞后性。 针对出现的气电矛盾,公司加强与气源、管网、电网单位沟通协调,全力理顺气电联动,充分发挥顶峰兜底作用。
记者了解到,到明年3月底,四川能投广元项目1号机组的用气将全部落实;2号机组预计今年9月底或10月初投运,气源正在加紧落实。“作为四川电网的顶峰兜底电源,两个气电项目接连投运投产,直接提升省内电力供应能力超120万千瓦,为高峰电力供应提供有力支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调计划处副处长王亦说,特别是在7月下旬全国电力供应紧张时期,燃气机组紧急开机,在保障省内电力可靠供应的同时,应急支援安徽,为全国电力保供工作贡献四川力量。
多个气电项目将陆续建成
为满足电力保供的迫切需要,四川还有哪些在建气电项目?未来规划如何?
据悉,四川能投在广元、德阳、巴中、遂宁共布局4个气电项目。除广元项目外,德阳(中江)项目提前95天完成主厂房桥机安装调试,提前45天完成主厂房封闭止水,投产后将利用中江县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实现资源就地清洁、高效转化,每年发电量将达到35亿千瓦时。巴中(通江)项目有效整治工程厂房后缘北侧边坡的隐患,并提前4天完成主厂房基础出零米节点目标,当前项目进度均按重要节点和时间要求有序推进。
川投集团资阳气电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2号机组预计今年9月投产,二期项目已完成可研和评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装机规模达296万千瓦,年利用天然气约12亿立方米,上网电量70亿千瓦时。此外,川投集团还有泸州和达州两个在建气电项目,均按照签订的任务书要求有序推进;川投集团简阳气电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
华能彭州燃机项目是成都第一个燃气调峰电站项目,目前主厂房基础顺利出零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约23.3亿千瓦时,进一步满足负荷中心用电需求,改善地区电源结构,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目前,华电白马燃机项目已完成2号机汽机台板就位、余热锅炉汽包就位等项目节点,接下来将重点开展燃机复装、设备系统安装调试等工作,确保年内顺利投产。项目将就地利用产自内江威远的天然气,投产后,发电量预计超过2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0万户家庭的清洁用电需求;预计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
据介绍,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建成,预计到2025年四川气电装机容量将达1200万千瓦以上。“更多气电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全网及负荷中心的电力供应支撑能力。”王亦说,由于燃气机组相对较好的调节性能,在提升高峰供电能力的同时,能为低谷时段清洁能源消纳创造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