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天色朦胧,寒风凛冽。土库曼斯坦荒漠里,一座座采气井、增压站、天然气处理厂运行不歇。记者与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第一批倒班员工共同乘坐通勤车赶往生产一线。
一场沙尘暴刚刚经过。阿姆河沿岸气候干燥恶劣,但常年驻扎这里的石油人早已习以为常。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第一采气管理区HSE科科长赵俊超告诉记者,他们常在脖子系上一块用来防沙防晒的方巾,实在被吹得喘不过气就往上拉一拉,遮住口鼻。
阿姆河项目是集团公司海外“井口连着灶台”的典型项目,事关国计民生。新投产的西部气田是本轮冬供新增的主力气源地之一。晨会一结束,西部气田采气车间主任吕卫东和副总监郭友就立刻开启现场巡检工作,确保每口采气井压力正常、平稳生产。搭档久了,他们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吕卫东一抬头,郭友便递上8寸活动扳手,随后两人按对角位,干脆利落地逐一将高压阀的密封外螺帽扭紧。在他们身后,从地下采出的天然气通过一条条管线汇集至集气站,增产保供“底气十足”。
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位于巴格德雷合同区A区块,是阿姆河项目的关键工程。整个处理厂占地近120万平方米,电瓶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到了该巡检的时间,电瓶车鱼贯而出,经过纵横交错、宽阔平坦的内部道路,驶向了各自负责的巡检区域。“平时我们一般2个小时巡检一次。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必须每小时都看一圈才能放心。”油气处理运行高级监督王位说道。
目及之处,最吸睛的要数伫立在处理厂内的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中土天然气管道零公里”。这是中土天然气管道的起点,管道另一端连接的便是国内的千家万户。天然气从这里出发,大概48小时后即可抵达中国新疆霍尔果斯。
风吹沙响
沙漠深处的红柳团团簇簇地生长着
也见证着石油人
在这里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
阿姆河项目启动至今
已累计向国内供气146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