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LNG接收站项目,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供气范围覆盖鲁、苏、皖、冀、豫等省份,分一、二、三期工程建设。作为目前全省唯一投运的LNG接收终端,一、二期工程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21年8月建成投产,配置6座16万立方米地面全容式混凝土LNG储罐、LNG气化设施、辅助设施及1个兼顾8万至27万立方米LNG泊位,年接转能力700万吨,相当于96亿立方米天然气。截至目前,累计接卸进口液化天然气超4100万吨。
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27万立方米储罐,于202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25个月安全完成,建成面积相当于1个足球场大小、高度20层楼高。面对尺寸大、工序多、难度高等诸多挑战,中国石化青岛LNG接收站联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等参建单位,创新采用“矮胖型”设计,相较于传统“瘦高型”储罐,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稳定性;首次采用“坐地式+电伴热”结构,解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地基土处理难题,较传统“站立式+对流”桩基承台短柱设计,缩短工期约150天。优化区域化、模块化预制方法,分8部分完成重达220吨罐顶钢结构吊装作业,减少高空作业1.2万人工时。自主研发27万立方米全容式LNG储罐成套技术,创新研制5项省部级工法,采用17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顺利攻克多项建设难题,仅用时18个月便完成全部储罐主体结构,为山东乃至国内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LNG储罐建设新样板。
据悉,项目建设立足系统内科技创新平台,瞄准LNG产业链条“卡链处”“断链点”协同攻关,先后攻克20余项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应用难题,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储罐国产化水平提升至95%以上。同时,项目还推行智慧化工地安全管控体系,将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融合视频监控,形成“AI视频智慧眼”系统,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安全新格局。
下一步,山东将持续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青岛港、烟台港为重点,布局均衡、管网配套的LNG储运体系,力争“十四五”末,全省沿海LNG天然气保供能力超过350亿立方米,沿海LNG储罐和地下储气库储气能力突破3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