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让复杂油气藏勘探不“复杂”——记中国专利银奖获奖项目“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4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次数:376
        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储盖组合评价技术是油气勘探的核心关键技术。其中,储盖(成藏)组合评价是复杂油气藏勘探评价的技术难题,尤其是盖层的封闭性能定量评价最为关键。研发储盖组合准确快速评价方法和装置对油气勘探发现乃至油气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发明的“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专利技术于近日荣获第24届中国专利银奖。

  破解油气勘探世界性难题

  储盖组合评价技术多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探行业难以实现快速、准确、连续定量评价的世界性难题,是制约着我国大中型油气田勘探规模发现和油气增储上产的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窦立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上对盖层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定性与微观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精度低、可靠性差,评价标准不系统。国内主要从实验和地质评价角度对盖层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展开研究,普遍限于实验室定量测定,对岩心的依赖性强,代表性和连续性差。

  “该研究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难题:一是无法建立准确、定量、连续的盖层评价模型,无法实现盖层纵向上的连续定量计算;二是测井解释结果多解性强,难以突破储盖组合测井评价关键核心技术;三是过度依赖于岩心实验,成本高昂、时效性差、局限性大。”窦立荣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根据泥页岩盖层孔隙度与突破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盖层突破压力的连续计算,再结合烃浓度、厚度、含砂量和异常压力等指标,对盖层进行分类,将油气藏的保存条件及其封闭性能与储层评价相结合,提高了储层解释符合率,并能快速确定油气藏的主力储盖组合,具有连续性强、精度高、时效性强和成本低的特点。

  也就是说,该项专利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获取泥页岩盖层的性能分类,并将油气藏的保存条件及其封闭性能与储层评价相结合,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测井评价的解释符合率,并提高测井评价的准确性。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这样评价,该专利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泥岩盖层突破压力与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之间的定量计算模型,不但实现了突破压力的连续精确计算,而且普适性更强。

  推动我国测井技术发展

  该项专利技术属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攻关研究成果之一。科研团队历经10年持续不断地攻关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近50个大、中、小型油气藏的泥页岩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值的关系,历经数千次的实验和建模攻关,发现泥岩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均具有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在不断摸索规律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成功研发了储盖组合测井评价方法和装置,并形成了五个原创性特点。

  一是原创性地发现了泥岩盖层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与其突破压力呈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变化的科学规律。二是原创性地建立了泥岩盖层突破压力与孔隙度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盖层突破压力的连续、定量计算。三是创新了泥岩盖层烃浓度封闭连续定量评价方法,为盖层烃浓度封闭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四是建立了泥岩盖层测井综合分级分类评价标准,具有很高的工业化推广价值。五是创新形成了储盖组合测井综合评价方法,提高了油气勘探效率。

  “以该专利为核心的专利组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藏封盖层评价技术,在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和提高盖层评价精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便于产业化推广应用。”窦立荣说。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储盖组合快速评价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性的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创新将盖层的封盖质量与储层的测井评价结果进行结合,综合确定最有利之储盖组合,为国内外多个大中型油气田的快速勘探发现和储量提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表示。

  该项专利技术将勘探阶段油气层的解释评价由原来的单层解释评价提升到成藏组合上的综合地质评价,是油气行业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以其为核心建立的复杂油气藏测井地质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测井技术在油气地质勘探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地位和应用范围,推动了行业科技的进步。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撑

  该项专利技术成果在国内外油气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累计新增探明油气储量16亿吨以上。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国内油气田,为国内油气勘探和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保障,缓解了我国油气资源紧张的压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此外,该项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通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还可应用在储气库建库选址评价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研究中。

  而且,该项专利成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国外的乍得Bongor盆地、Doseo盆地、Doba盆地,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尼日尔Termit盆地,中东阿拉伯盆地、阿曼盆地,孟加拉湾若开盆地,巴西桑托斯盆地等大型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该项技术为上述多个区块风险勘探快速确定主力勘探目的层系、发现多个大中型油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含油气盆地的快速评价,支撑了大油气田的发现,大幅提高了勘探效率。

  上述区块的建产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中国石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成功实践。该项技术也获得了乍得总统的称赞:中国帮助乍得实现了“能源独立”。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