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库“硬核担当”
筑牢天然气保供“屏障”
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是集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等功能于一身的能源基础性设施。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天然气消费潜力巨大、安全供应要求高,必须建立起与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形势相匹配的天然气供应保障系统。储气设施是否完善是衡量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天然气易燃易爆、难以储存,地下储气库成为最主要的天然气储气设施。
据了解,地下储气库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解决调峰问题。数据显示,冬天的用气量是夏天的4~10倍。一到用气高峰,经常容易“心慌气短”,供气紧张,而地下储气库可以随时(季节性、每天、每小时)平衡气体消费和供气。在供气淡季,底下储气库可将集输管线的多余天然气注入到地下储存起来,在用气高峰时再将天然气采出来,用以补充管线供气的不足。地下储气库就像一个个天然气的银行,可以“夏天存,冬天取”。
二是应急安全供气。长期使用的天然气管道,出现突发事故或遇到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地下储气库可以在气源中断或管网出现技术故障时,保证不间断供气,充分保障生产和生活,让我们真正做到“库中有气,心中不慌”。
三是重要战略储备。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目前对国外的能源有较高的依存度。一旦遇到国外天然气断供、天然气管网出现问题时,地下储气库就能及时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作为重要战略储备,在关键时刻,储气库能够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能源,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维系国计民生。可以说,储气库里的天然气,就是我们的底气!此外,储气库还有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管道运行等多方面的作用。
建库技术世界领先
储气能力持续扩张
目前,世界上建有 710 余座地下储气库,总工作气量达到 4500×108 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年消费量的 12%,欧美发达国家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甚至占其天然气消费量的 20%~25%,可见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供应安全中起到突出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便已追赶上发达国家储气库百年建设水平,并形成了中国地下储气库新型产业,建库技术国际领先。
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地下储气库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建成地下储气库 27 座,其中中国石油 23 座(含2020 年划归国家管网的部分储气库)、中国石化3 座、江苏港华燃气1 座,已建天然气储气库调峰能力约 145×108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运营储气库(含国家管网)130×108立方米,中石化运营储气库(含国家管网)15×108立方米,港华燃气 0.5 亿方。27座地下储气库冬季最高日供气能力约 2.0×108立方米/天,在 2020~2021 年冬季的天然气保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尽管储气库建设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在储气能力方面,我国现有的地下储气库尚无法满足当下天然气的调峰需要。为改善这一局面,从政府层面到供气企业都在切实推进地下储气库的建设。
201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储气能力建设的要求,对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部分地方燃气企业也在大力推进储气库建设。据统计,共有 20 座地下储气库正在建设之中。已投产储气库加上在建的地下储气库,预计设计总调峰能力超 520×108立方米。
自主创新立不败之地
气库“中国心”屡创佳绩
对于储气库来说,压缩机堪称其“心脏”。储气库压缩机难点在于气量变化范围宽、注气压力变化范围大、注采气切换频繁,对关键动力装备的可靠性具有很高要求。再加之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目标地质条件复杂,外国技术并不适用,因此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近年来,在一些天然气基础建设中,中国自主研发的压缩机创下了相当漂亮的成绩。比如,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黄草峡储气库的建设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压缩机开创了国内离心式压缩机组用于储气库注气工艺的先例。今年10月12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黄草峡储气库BCL404/A离心式注气压缩机组连续72小时试运行考核合格,最高日注气量达320万方。这标志着国内首台储气库注气离心式压缩机组一次性投运成功。
据悉,沈鼓集团担任了其核心设备储气库用压缩机机组的设计、制造及总成套的任务,实现了离心压缩机“可调范围大、机组稳定可靠”的目标,最大程度满足储气库压缩机技术要求和关键设备国产化需求。
此外,今年11月12日正式采气投产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双台子储气库群-双6储气库扩容上产工程,也完全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工程,国产率达到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由沈鼓集团设计制造的两台套辽河双台子储气库群国产电驱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组,是国内首台套储气库用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组,可实现最高日注气量达800万方,设计压力等级达到30MPa。
据沈鼓集团市场品牌部部长孟磊介绍,沈鼓采用多场耦合仿真设计手段,与实际试验验证相互结合,确保压缩效率提升,充分降低压缩机运行风险,保障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沈鼓集团多年工艺气压缩解决方案经验积累,定制化设计,完全适应客户装置灵活配置需求。产品线丰富,布置方案灵活,可满足不同压力段储气库装置的多种工艺需求。压缩机整机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调节范围大,可充分满足用户不同季节对于不同注气/采气量的需求。此外,沈鼓自主研发的国产压缩机还具备使用寿命长,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备用机组,运行效率高,噪声小,操作灵活,充分满足储气库设备需求。
未来,沈鼓集团还将在压缩机设计、生产与优化方面继续创新,提供更多“大国重器”,为我国能源保障增添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