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俄媒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后续建设前景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浏览次数:1161

俄气过境蒙古国的对华输气管道项目在此前备受质疑,如今已开始具备现实轮廓。12月3日,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表示该项目得到了莫斯科的支持。他在与梅德韦杰夫会晤后宣布:“我们很高兴俄方支持修建途经蒙古国的俄中天然气管道项目。我明白,今天该项目已经启动。”蒙古国官员随后又会见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磋商能源合作前景。

过境蒙古国运输是经阿尔泰对华供气的替代选项。俄中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自本世纪初就开始讨论,因为这是俄气在西西伯利亚主要产地和俄中边界之间距离最短的线路。此外,它使俄气可以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之间分配天然气。但该项目迄今没有落实。2014年,俄气和中石油选择了东线——东线管道已于12月2日投产。

阿尔泰线路存在不利因素。首先,天然气将输往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还得将它们从那里运到中国中东部。其次,管道经过阿尔泰在技术上实现难度大,因为末段将穿越大片山地。另一方面,蒙古国线路可以直接将天然气输送至中国东北及北京,而在草原上铺设管道成本低廉。但这个方案意味着过境风险,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关系的先例清楚地告诉俄气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蒙古国多年来一直建议中俄建设过境本国的天然气管道,但没有成功。普京9月的表态成为转变立场的首个前提。普京请俄气考虑过境蒙古国的线路,称其尽管实施起来“不容易”,但“完全可行”。

据俄罗斯维贡咨询公司天然气和化工业务负责人德米特里·阿基申评估,管道设计可能用去一两年,而从西西伯利亚产地至俄蒙边界的建设工程至少需要四五年。这段时间足够找到所需气源。何况,可以利用的不只是地区资源,还有西西伯利亚现有设施。

【延伸阅读】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工作人员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巡检(1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工作人员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巡检(1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工作人员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巡检(1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工作人员从管线旁经过(1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工作人员从管线旁经过(1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局部(1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局部(1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局部(1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19-12-03 07:58:00)

【延伸阅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引发境外媒体关注

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将开通的消息引发了境外媒体关注。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12月1日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上周表示,从12月开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开始输送天然气。

报道称,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的一项为期30年的协议,加上该工程的俄罗斯部分(即“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预计这条输气管道在满负荷运转时每年能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相当于中国2018年天然气消耗量的13.6%左右。

专家表示,这条管道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的加深,它将使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更加多样化,同时加强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和能源安全。

报道援引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管道气交易部负责人熊伟的话说:“这条管道是中国天然气进口的第二大管道工程。这不仅能为目标地区增加天然气供应,而且对改善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也有着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强化市场竞争以降低天然气成本。”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网站11月30日刊登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副总经理阿列克谢·格里瓦奇撰写的文章指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与全球增长最迅猛的天然气市场,会通过穿越两国领土的输气管道系统联通起来。

文章指出,在中俄签署为期30年、总供气量逾万亿立方米的合同(这也是史上最大的天然气订单)之后的5年间,中国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天然气进口量飙升。2019年末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或将直逼甚至突破3000亿立方米,进口会创下1300亿立方米的新高。早在去年,中国便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头号天然气进口国。显见的是,俄罗斯管道的出现——对接的是中国天然气消费潜力巨大的东北地区——能够确保当地清洁能源的稳定使用。中国天然气保障的多元化及稳定性势必得到大幅提升。更何况随着新基础设施的落成,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还可输往北京以及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文章称,按合同规定,这条管道将在5年内逐步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的供气规模。不过,若是市场行情或是消费者意愿驱使,速度可以更快。此外,将供气量提升20%至30%,从技术上讲也是可行的。

文章指出,从长远预期来看,中国市场毋庸置疑是拉动全球天然气消费的火车头。市场参与者及专家所争论的,不过是2030年的规模究竟是5000亿抑或6000亿立方米——无论多少,对天然气出口者而言都是巨大机遇。

(2019-12-02 12:58:06)

【延伸阅读】俄气完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注气工作 即将输气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新闻处宣布,“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俄罗斯境内段——本网注)完成注气。雅库特共和国恰扬达油气田的燃料被输送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地区的边境配气站。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0月29日报道,塔斯社援引公司通告称:“这样一来,管道直线部分已经做好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准备。”俄气强调,下一阶段将向经过阿穆尔州的跨境管道加注天然气,预计在12月1日前开始对华输气。

报道称,注气工作从今年夏末开始。俄气10月11日宣布,一切按照计划进行,部分工作进度超前。

报道指出,“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是俄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联合项目。管道始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气田,经恰扬达油气田通往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然后从那里延伸至中国。

据报道,俄中2014年签定了为期30年的协议,并于当年开始建设。

俄气强调,建设工作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该公司网站写道:“天然气管道穿越极端自然环境,途经沼泽、山地、地震活动区和永冻土、多石土地段。”绝对最低温度从雅库特的零下62摄氏度到阿穆尔州的零下41摄氏度。

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9月表示,管道将在最初半年内试运转。他说:“该线路将严格按照天然气购销合同的规定从12月1日起开始供气,但正如合同中所说,头半年是设备试运行阶段。”

(2019-10-31 10:44:39)

【延伸阅读】中俄天然气工程获重大进展,将正式接收俄气——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作为中俄天然气重要合作项目,随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最后一道焊口完美焊接,代表黑龙江黑河至吉林长岭段全线贯通,12月1日起该项目将正式接收俄气。

香港《文汇报》10月17日报道,在吉林省松原市境内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现场,作为北段整条线路段焊口最后一道未完成的焊口,于10月16日上午焊接完成,代表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管道全线贯通。

报道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自2015年6月动工。该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河市中俄边境,末站位于上海市,途经9个省份,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700多公里。

报道介绍,为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周期,分为北段、中段、南段,分别核准和建设。

另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从建设到运营全程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的首条智能管道样板工程。

 

图为工人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工地调整管道焊接设备。新华社

(2019-10-21 00:19:01)

【延伸阅读】美欲立法打压俄欧天然气合作 克宫指责美国不敢正当竞争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俄媒称,一份打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管道铺设、尤其是“北流-2”管道的法律草案已于6月1日在美国国会正式登记备案。立法者建议将法案定名为《捍卫欧洲能源安全法》,强调“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美欧关系之于保障美国国家安全所发挥的最重要作用”。

据塔斯社6月1日报道,法律草案中提及,“美国必须反对任何意在削弱这一关系的企图”,为此建议针对与俄在铺设海上管道上开展合作的自然人和法人采取一整套限制性措施,国务卿“理应每隔90日向国会相关委员会汇报参与俄海底管道项目长度超过100英尺(合30.4米)的个人及企业之信息”。

报道称,草案中列举的制裁可针对“出售、租赁技术装备或推动装备用于铺设俄罗斯管道的外国公民”。上述人员以及参与俄项目企业的主要股东将无法获得赴美签证。此外,美国政府还可“阻挠和禁止”此类人员及企业围绕其处于美国境内的财产和利益进行的“任何交易”。总统可实施的制裁包括禁止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与俄进行海底管道合作的个人及企业提供支持,拒绝担保、不办理保险、不延长贷款、不发放商品及技术出口许可证等。

此外,美国政府可禁止本国所有金融机构向遭遇制裁方提供千万美元以上金额的贷款,禁止对方签署任何商品及劳务购买合同、实施任何外币交易或对处于美国司法管辖权之下的财产进行交易。

另据塔斯社6月1日报道,普京总统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针对俄“北流-2”项目,美国不是诚实竞争,而是对欧盟国家施压,跟“野蛮西方时代”的行径如出一辙。

他指出:“美国人在欧洲却选择了野蛮西方时代的手段。他们亮出武器,让欧洲人必须购买美国天然气,哪怕后者价格至少比俄罗斯的贵30%。”

佩斯科夫强调,该项目无论对天然气供应者还是消费者而言都是有利的,此外,它“将对欧洲的能源安全作出极大贡献”。

报道称,“北流-2”项目包含两条分支管道,年总输气量为550亿立方米。它从俄罗斯沿海出发,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造价95亿欧元,预计于今年年底通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合作方包括德国温特斯哈尔股份公司、奥地利国家石油公司、法国昂吉集团、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伙伴方将为项目提供50%的资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