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资助管理,全过程跟踪。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制定国家奖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助学金等资助管理办法,修定对外交流奖学金资助管理办法,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资助比例与金额向成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将困难情况认定、资助帮扶、困难生谈心谈话情况纳入“学生成长轨迹”数据库,记录见证学生成长。通过困难新生家访、“带着学生成长轨迹做家访”、“冬季送温暖”和临时困难补助等形式,在学生最需要时,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借助学校“3+X”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启明学院”等实践平台项目中,对残疾学生等特殊学生做到“一生一策”,定制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创新资助思路,全方位搭平台。实施“天健育人行动计划”,选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天健学员班,以“励志、感恩、成长”为核心,通过开展讲坛课程、实践锻炼、师友计划、实践公益活动等跟踪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邀请“挑战杯”、数学建模等优秀专业指导教师及行政干部、优秀辅导员等担任天健计划导师,精心设置实践锻炼岗位,“一对一”全程指导。制定学生实践岗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目标及标准,对接“实习家”等校外实践基地,提升职业能力。成立天健学社,组织开展团体辅导、读书交流、学长交流和公益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感恩意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帮扶重点,推出就业推荐、政策咨询、能力提升讲座辅导等就业创业帮扶阶梯行动,覆盖全体经济困难学生。设立“我为乡村振兴计划助力”创业实践项目,开设“我为家乡发展助力”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有创业意向的经济困难生需求。
坚持育人导向,全员共同参与。开设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宣传专栏,通过“给获奖学生父母一封信”、“寄语新生一句话”、“学长对我说”分享会等形式、让获奖者为资助代言,宣传资助政策。邀请退休老教师、知名校友等作“励志、感恩、成才”主题校园文化讲座,组织各类企业奖助学金评选与颁奖仪式,组织经济困难学生走进企业调研、开展“代言中量大,感恩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教工党员“三联系”、学生党员与经济困难学生“一帮一”活动,教工党员、学生党员分别与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子,定期交流,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帮扶。校领导率先垂范,各学院组织广大教师联系经济困难生,老师们通过寝室走访、专业辅导和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为学生们带去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