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美国LNG不在拟加征关税名单内,天然气难当逆差平衡重任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6  来源:燃气在线  浏览次数:1075

中美贸易战正式按下启动键。至少在形式上看中美围绕贸易战问题进行的多次努力功亏一篑。在今年5月19日中美曾在双边经贸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中国增加对美天然气进口一度成为中国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筹码。美国LNG进入中国的前景也一度十分明朗。随着中美贸易战时间节点临近,被寄予厚望的中美天然气合作历经反复再次走向迷茫。

 

美国LNG不在拟加征关税名单中

最近,频繁的看到国内媒体报道 “天然气成为制裁对象”的相关内容,然而事实可能并不是我们听到的那样。
 


 

据6月16日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则号列为“27112100”的气态天然气出现此次商务部公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清单二”中。商务部公告,中国将对“清单二”中来自美国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涉及2017年的美国进口金额约16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但是最终措施和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告。


 

目前包括LNG在内的天然气进口关税税率为0%(最惠国税率),进口增值税税率10%。


 

随着贸易对抗形势持续紧张,油气行业对于是否会对美国LNG可能加征25%的关税,引发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声音认为,“美国没有液化天然气市场,购买美国天然气,一般需要买家根据Herry Hub价格自付液化成本,所以对原产于美国的气态天然气征税也相当于对中国进口美国的LNG加征关税 ”;另一种观点认为“LNG与气态天然气不同,到中国都是船运,因为不属于气态天然气的范围,不涉及加征关税的问题”。


 

eo记者致电了海关专业人士,上述不具名人士认为,各地海关是根据最新国家海关总署实行的2018年的税则号列来定监管条件,液化天然气的税则号为“27111100”与商务部公布的税则号为“27112100”的气态天然气不同。“从税则号来看,美国LNG并不在此次征收关税的名单中。”美国的天然气离开美国到达中国都是LNG液态形式。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征收惩罚性关税具体的解释权和执行权都在政府手里,“抠字眼”没有任何意义。

 


 

 

美国LNG难以承担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重担

中美贸易战自去年以来引发持续关注。美国方面一直希望将更多能源出口到中国来平衡贸易逆差,其中页岩气被寄予厚望。今年4月初,美国商务部长Wilbur Ross在公开场合表示,液化天然气是解决美中贸易逆差的有效途径之一。
 


 

虽然天然气被美国赋予承担平衡美中贸易逆差的重要使命,但是必须要看到,当前美国的天然气难以承担该重要使命。


 

1
当前美国LNG在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中占比仅2.2%。

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天然气6853.5万吨,比2016年增加26.8%;价值1573.2亿元人民币,增长44.4%。其中 LNG进口量为3810.3万吨,同比增长46.2%, 2017年从美国进口的LNG为 151.2万吨,占LNG进口总量的4%,同比大幅增长6.6倍,但美国LNG在中国天然气的进口占比中仅为2.2%。

 

美国天然气在中美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微乎其微

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总值达到1.04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自美国进口LNG的总值为42.6732亿元人民币。进口美国LNG总值在中国进口美国的总进口额中的占比仅为0.04%。
 


 

去年11月,特朗普访华,中美双方关于LNG出口到中国签署了多个框架协议。截止到当前,落地的仅有中石油与切尼尔公司(Cheniere)签订的价值约为110亿美元LNG购销协议。但是该购销协议时间长达25年,分摊到每年,进口总额也微乎其微。


 

3
短期内美国LNG难以大量进入到中国

美国天然气来到中国,最早时间追溯到2016年8月,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当时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接收了壳牌从美国Cheniere能源公司的Sabine Pass 液化和出口终端运送过来的LNG。尽管2017年11月,包括中石油、中国燃气等多家企业与美国的LNG出口商签订了LNG框架协议,除了中石油,其它中国各家签订的LNG框架协议受基础设施的限制当前也不具备落地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天然气的新增需求与美国的出口能力匹配程度并不是很高。中国当前已经签订了约为4000万吨/年的LNG进口合约,而美国当前已经投产和正在建设的LNG液化线的产能也大部分已经出售完毕。有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需要新增4000万吨的LNG购买量。如果这部分量从美国尚未签订合同的出口量中购买,将能够为美国额外带来135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收入在当前中美两国37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占比仅为3.6%。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拓展阅读:

 

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后,中国有哪些挑战需要面对?

“三桶油”LNG业务已出现差异化发展态势,暴露出基础设施不足对进口LNG发展的制约,也引发了各界对天然气供给安全的强烈关注。

2017年,受北方部分地区“煤改气”政策力度加大叠加中亚管道气供气量出现部分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进口LNG量大幅提升,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

在此过程中,我国北方地区冬季LNG需求量大幅增长,导致了“三桶油”进口LNG业务出现较大的差异化发展态势,暴露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对我国进口LNG业务发展的制约,也引发了政府、企业和学界对保障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供给安全的强烈关注。

尽管如此,从外部环境、内部市场、经营主体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进口LNG业务依然处于上升期,未来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跃居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

根据伍德麦肯兹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披露,2017年我国LNG进口总量高达3830万吨,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国,年进口量仅次于日本。

从购买类型看,2017年我国通过长期合约进口LNG量约为3030万吨,较2016年增长22%,包括中海油与壳牌、中石油与壳牌、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中石化与澳大利亚APLNG等长期合约;此外,通过现货市场购买LNG总量飙升至800万吨,较2016增长近4倍。

从增长幅度看,2017年我国LNG进口增量为1210万吨,超过2012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880万吨的全球单年LNG进口增量纪录;LNG进口在我国天然气供给组合中的占比也大幅增长,由2014年的11%翻倍增长至2017年的22%。从区域角度看,北方地区2017年LNG进口量大幅增长,山东、曹妃甸、天津和大连四大接收站合计同比增长率高达86%;东部沿海地区进口量同样增长较大,如东、浙江、上海和启东等东部LNG接收站合计同比增长率为65%;南方地区LNG进口则相对平稳,大鹏、福建、广西、粤东和海南等LNG接收站合计同比增长率仅为13%。

 

政策因素是推动我国LNG进口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中对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呼声日渐强烈,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新版《天然气利用指导意见》等文件,努力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主体能源。

从价格方面看,在我国沿海等地区,由于近年来国际LNG市场价格有所降低,以进口LNG为气源的部分天然气供给相比国产天然气和长输管道引入的“中亚气”,在价格上已具有一定竞争力。

从商业模式方面看,天然气“点供”与分布式利用模式同样推动了我国LNG进口增长。一方面,“点供”与分布式利用模式下,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小、LNG气源广泛且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刺激了天然气终端消费主体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在“点供”模式下,LNG销售价格受城市门站价格约束较为宽松,在供给侧可能给LNG供应商带来更高的效益,在需求侧也大幅降低了天然气终端消费对供气商选择转换的成本。

基础设施瓶颈亟待突破

与天然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似,我国进口LNG业务同样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挑战。


 

首先,进口LNG业务面临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的影响。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已建成储气库的天然气储备能力仅为1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国内天然气需求总量5%以下。储气库建设滞后导致我国天然气市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缺乏有效的供给接替,在冬季中亚管道进口天然气供气量不足时,直接引发2017年北方“气荒”。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第四季度国内天然气供给严重短缺,不得不在现货市场购买大量LNG以满足市场需求,既打乱了相关石油企业正常的进口LNG业务部署,还大幅拉高了我国进口LNG价格、从整体上增加了我国天然气市场利用的成本;另一方面,为保障输往京津冀地区的管道天然气供给,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等区域内的部分LNG生产企业因气源受限而被迫减产,导致国内LNG市场价格在12月下旬飙升至超过1万元/吨的高价区间,从长远看同样不利于我国进口LNG消费市场的扩展。

其次,进口LNG业务受终端接收能力有限以及区域分布不均等因素制约。从2017年全年我国全部LNG终端的总体情况看,其平均开工率高达70%,较2016年的51%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从冬季北方地区部分接受终端的生产实践看,为应对“气荒”,中海油天津浮式LNG项目将短期接收能力提升至440万吨/年水平,较夏季几乎翻了一番;中石化山东LNG终端和中石油曹妃甸LNG终端也在冬季部分时间内维持了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即便如此,2017年冬季天然气消费需求最强劲的京津冀地区仍需要从其他地区引进大量天然气“保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