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邛崃有个火井镇。所谓“火井”,用现代科学观点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气井、油井、煤井,这三种井都能喷出天然气,都可以点燃,都可以叫做“火井”。邛崃的火井镇是因为凿井煮盐而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气并加以利用的地方。
中原地区早已发现“火井”
把它看成神灵显示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火井”,照现代科学的名称,就叫做天然气。这是一种气体燃料,即天然产生的可以燃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沼气,化学名称是甲烷;此外,也包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氮气、氦气及其他气体。这就是说,它是一种混合气体,外文译名又叫做“瓦斯”。它的产生,如同煤炭和石油一样,也是由于埋藏在地下的有机物长期变化而来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它不但可以单独存在,也常常与煤炭或石油共生,因而同时存在。这种气体聚集的地方,只要打一口井,它就会自然地喷出来。在喷口上一点就着,火力很强,所以我国民间和古书上都把它叫做“火井”。
作为现代天然气井雏形的“火井”,是古人在开凿水井或者盐井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并因为它从井中逸出遇火即燃烧而得名。
关于火井,较早且较确凿的记载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所著《汉书》的《郊祀志》有:“汉宣帝神爵元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在《地理志》中班固自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中出”。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河水注》中引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说:“圁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鸿门、圁阴均位于今陕北神木县与内蒙接壤处。
上述史实确凿说明,西汉时期已经发现了气苗。应劭的《地理风俗记》甚至指明了火井庙的位置。但是,从立庙祠祭祀看,古人把天然气的燃烧看作是神灵显示,当时还未加以利用。
也有一些史料把天然气燃烧的井火喻作古代的贤士圣人,如宋代李日方的《太平御览》中有“春秋潜潭曰,巴火从井出,有贤士从民间起”,并有注解:“火明贤者,象贤者屈滞从井出。”
2000年前蜀人就用“火井”熬盐
直到明代科学家依然视为“奇事”
真正把天然气当作能源加以利用的记述首见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说的就是古称“临邛”的今成都邛崃。
张华《博物志》说:“临邛(今四川邛崃)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今不复燃矣。”
张华《博物志》写于西晋,这还不是最早记载天然气使用的资料。
四川是我国开凿盐井最早的地区。据晋代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早在秦代孝文王时期(公元前250年),任蜀守的李冰就“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那时的川盐开采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记载。
随着盐井的深凿,埋藏在地下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自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晋人左思《蜀都赋》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烟飞煽于天垂”之句,这是古人对四川火井的着意描写,可见当年火井之盛。
晋人刘逵《蜀都赋注》说:“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晋代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说:临邛“有火井……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把天然气煮盐说得很神,比用“家火”(日常的火)产量高很多。
文中提到用竹筒盛装天然气,且“拽行终日不灭”确是很奇特的,非常类似于今天的储气罐。
由这这些史料可知,早在两千年前,成都人民就已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盐井中的卤水,这是一项伟大创举。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的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说:“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剥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
将之译为现代文,即是:西川有火井,事情非常奇怪。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察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没有看见火是怎么来的,却拥有火的力量,这真是世界上少见的奇怪事情!
可见直到明代,科学家也没搞清楚天然气也是种燃料。
世界最早的火井遗迹就在邛崃
火井镇因此繁荣近千年
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气的地方是火井镇,位于成都邛崃境内。
从火井镇西行1公里,可到现存最早的火井遗迹旁,这是一眼古井,就在山脚下的路边。井台高约半米,竟是灰黑色的汉砖垒砌,砖壁的图案依然清晰。古井内径1米,井口呈六角形,俯身下看,井中犹有一汪清水照见人影。井旁,一座红砂石打造的石碑巍然矗立,碑高6米,顶端雕塑为烈焰升腾。碑的正面,对着大路,远远可见“汉代古火井”5个大字,侧面写着“世界第一井”。另一面为小字镌刻,记录着自汉代以来历代有关古火井的史实。这便是汉代临邛古火井的遗址,也就是今日“火井镇”镇名的出处。
在汉代,人们统一将天然气井称为“火井”,火井镇便因此得名。据记载,古时候,这里原是一片荒滩,有人发现地下有盐水浸出,于是就地挖井熬盐。挖井越深,出盐越多,于是众人效仿,先后一共挖了六口井,呈六角形排列,统称“六角井”。一日深夜,电闪雷鸣,一道霹雳砸下来,最深的一口井中突然呼啦啦蹿出火焰,腾高数丈,民间敬为“神火”,最初的火井出现了。
据宋代刘敬叔的《异苑》一书记载,我国最早发现火井的地方就是临邛县。他写道:“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深六十余丈。汉室之隆,则炎赫弥亘;桓灵之世,炎势渐微;诸葛一窥而更盛。”这里说到东汉桓帝和灵帝的时期,火井已经不如最初那样旺盛了,可是诸葛亮去看了一下,火势却又旺起来。这当然有点近乎神话,十分牵强。不过,天然气流动的情形,有时也会在某个时候旺盛、某个时候衰微,后来又转为旺盛。
《邛州府志》记载:“在州治西南八十里有火井。……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盐五斗。家火煮之则盐少。”这与我们现在到四川自贡的自流井等地去看煮盐的情形,仍然差不多。在《潼川府志》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记载。如:“在蓬溪县伏龙山下,地洼若池。以火引之,有声隐隐出地中,少顷炎炽。夏月积雨停水,则焰生水上,水为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则土上有焰,观者至焚衣裙。”可见四川各地,历代都有许多火井。同时,在南方其他不少地区,同样也有火井存在。但用于工业生产的,古时仅见于火井镇。
火井镇的天然气与井盐业,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大繁荣,这种繁荣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明代以后才逐渐衰落。
编后:成都历史上堪称“中国第一”的事情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或待以后再向读者道来。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