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然而,我国页岩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产量目标为2015年达到65亿立方米,实际上,我国去年页岩气产量约为45亿立方米,并未达标。那么,300亿立方米的产量目标“底气”何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红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过好成本关、深层关、技术关、管理关,才能迎接我国页岩气发展更广阔的未来。
记 者:我国页岩气“十二五”规划的产量目标还有20亿立方米的缺口,而最新规划又将产量目标提升至300亿立方米,怎么看待这个目标的提出?
王红岩:评价“十二五”页岩气规划时,不应仅仅局限于65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十二五”页岩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起步,回顾“十二五”期间国内页岩气的发展,无论从地质理论、工程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产能建设已经超过了65亿立方米,可以说起步这个目标已经完成。
3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页岩气发展的积极态度和期望,也是对石油企业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不过,在当前低油价下,石油企业承受着很大的经营压力,要完成300亿这么高的目标,有相当大的挑战。
记 者:我国目前是否具备完成3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目标的基础?
王红岩: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懈探索,我国页岩气已经具备完成相当产量的基础。
一是具备一定的资源基础。据2015年国土资源部资源评价最新结果,我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21.9万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5441.29亿立方米。尤其是四川盆地南方海相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能够支撑一定规模产能的建成。
二是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多年的持续研究,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富集地质规律,明确了有利区带,落实了页岩气资源统一分层标准,厘定纵向“甜点”段位置,以年代地层划分方案为基础,结合岩性、电性,能够为水平井靶体提供标尺。
三是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以中国石油为例,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公司快速建立了埋深3500米以浅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与配套装备,有效支撑了页岩气产建工作。通过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技术、页岩气开发优化技术、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页岩气水平井组工厂化作业技术、页岩气地面集输技术这六大主体技术推广应用,开发效果和效益大幅提升。单井钻井周期较评价期下降了20%至57%,靶体钻遇率提高20%至30%,井筒完整性提高20%至50%以上,水平段长度不断延伸,水平段长度比评价期提高了50%以上、单井测试产量提高了1倍。
记 者:完成该目标的难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页岩气发展的瓶颈障碍在哪?
王红岩:首先是成本问题。的确,页岩气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但是页岩气也是典型的非常规油气,投入大、递减快、开采难度大、经济性差,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特点。完成3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量,产能建设的工作量和投入都是巨大的,而且要想长期稳产,还得持续投入。在低油价下,这么大的投入和工作量,石油企业将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当前形势下,页岩气的规模效益还有没有?有多少?争议很大。尤其是国家已经明确“十三五”期间页岩气的起价补贴将逐步削减,前3年每立方米0.3元,后两年每立方米0.2元。当前补助条件下,比较好的页岩气区块能够勉强实现效益,未来补助降低甚至取消,页岩气要想实现效益开发,难度非常大。这也就给石油企业页岩气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出新课题。
其次是深层页岩气资源解放和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的问题,这也是决定300亿页岩气产量目标能否完成的关键问题。我国深层页岩气资源(3500米以深)约占页岩气总资源量的2/3。也就是谁拥有了深层,谁就拥有了页岩气的未来。当前,我国3500米以浅的资源已经基本摸清,技术也基本定型,但是3500米以深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还处于摸索之中,特别是适用的工程技术装备等都还在攻关中。3500米以深的地层,开发难度大,对技术装备要求都非常高,要想在这方面获得突破,仍要努力去突破。如今,美国也在积极探索4000米以深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并已经实现巨大突破。同时,我国还需要对陆相页岩气资源进一步开展评价与勘探开发试验。
记 者:对加快我国页岩气事业发展、确保300亿产量目标的顺利完成有什么建议?
王红岩:就国家层面来说,一是要科学把握页岩气发展的节奏。尽管当前我国页岩气事业已经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涌现了好的苗头,但不能因此就一窝蜂大干快上,要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实现稳健发展。
二是考核机制更加合理化。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将各个公司手里的矿权分为几个区块,要求各个区块平均投入。这种分区块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油公司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法获得最好的开发效果。应该实施整体考核方式,有关部门可以对该公司矿权投入一个什么样的总工作量有所规定,至于这些工作量怎么分配,应该交由具体实施的公司来决定,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获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就石油企业来说,还要继续摸清地下地上规律,提升开发水平和生产效果。一是要加强地质评价,寻找后备建产区,支撑页岩气规模发展。二是要攻克关键技术瓶颈,继续提质、提效。三是要持续跟踪页岩气生产动态,建立合理适用的开发模式。四是进一步降本增效。必须加强页岩气开发成本管控,严控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成本,根据价格反算成本,以成本定投资,没有效益不规模建产。 来源:中国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