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天然气管网改革有新看点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26  浏览次数:7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又称天然气体制改革)一直是能源领域的改革焦点之一,相关整体改革方案迟迟未出,并伴随各种争议,其中天然气管网改革便是暴风眼之一。同时,各大石油公司动作不断。日前,中石化以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为平台进行公开引资的公告发布。表面看来这只是对一条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混合所有制安排,然而拓展开来,其中不乏新看点。
  看点一:改革节奏设计似在趋缓。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大型石油公司,对政府决策曾有强大影响力,对可能的制度环境变化也一直有超前预判力。对于陕京输气管道系统的股份,中石油早早就经过数步腾挪转入单独的上市公司——昆仑能源;对西气东输三线、西部管道也进行了引资合作,对东部管道也想要做更大的股权变动安排。这些安排不仅是融资需求、响应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号召,更是对制度环境变化超前预判后的应对,是基于天然气管网特点和多年运营经验,将产权控制转向运营权控制的重大调整。当改革呼声最高涨时,曾有力推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说法。2015年12月,中石油推出建立统一管道资产管理运营及投融资平台的方案,即以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对中石油东部管道有限公司、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以及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合。从天然气管网改革的进程看,这一阶段,改革节奏设计基调有急进的势头。此后,整体改革方案并未如期推出,中石油的安排也未见下文。现在,中石化步此前中石油的后尘,实行单独管道的混合所有制,低调称其为公开引资。此条管道体量不大,又保留50%的股权,很难不通过审批。可是,从整体南北走向的天然气管道角度,此管道堪称“大腕”,如能完成引资,或可说改革节奏设计基调重回趋缓轨道。
 
  看点二:改革方案选择似在趋稳。以2004年底西气东输一线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整个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情况、资源勘探开发程度、市场发育状况等,根据国外经验,预计该阶段仍将持续约10年。前文提到的国家管网公司就是一种基于所有权改革的方案,一步实现“网运分开”, 也做到了管网独立。另一种思路则是保有若干家管道公司,逐步实现“网运分开”,注重管网运营规则的建立。不同管道公司分开融资、投资,可以更好保留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而以统一管网运营规则的建立,反映网络运营特征,后者对监管体系建立要求高。行政机构提出的方案,可能更倾向于成立国家管网公司,这样可以避免监管难题,也可以被中石油等公司接受,但无论从融资还是区域管网看,这都并非稳妥方案。中国的区域管网,以浙江、广东为例,已为地方主导,一旦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很快将地方管网并入将是大概率事件,势必点燃央企和地企的矛盾。现在,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的公开引资,如能完成,似预示着保留多家管道公司的稳妥方案胜出。
 
  看点三:改革可预期性似在增加。天然气产业链深度结构改革引燃后,各方争论不休,就天然气管网产权、管输定价水平等引发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2014年以来天然气供应相对宽松,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计投资建设积极性大幅下降,三大公司管道投资和建设年投产里程均可反映这一现状。这显然与产业链快速发展阶段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仍要加快推进的要求背道而驰。现在,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的公开引资如能完成,则预示着投资方可用市场化的方式处置企业的资产,有利于消除对投资建设管道产权的不确定性。同时,在公开引资正式谈判前,近日,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在中石化公开发布引资公告前可能就有所知晓,目前意向投资方也已获知,管道的预期收益率相对稳定、不低,消除了管道运输价格可能大幅度下降的预期。这些都有利于化解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管道投资的可预期性。  来源:国际燃气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