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互联网+”时代来了,燃气企业怎么办?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8  浏览次数:570
     2015年,京东的刘强东在出席一个论坛时,畅想了未来冰箱免费的商业模式——在冰箱里安装传感器,感应库存情况,分析历史数据,进而通过冰箱上的屏幕向用户推送购买信息,用户可以一键下单——与传统的制造业通过销售产品获利不同,冰箱免费模式更多是通过后续服务实现盈利。尽管刘强东的设想离真正实现方需时日,但其勾勒的未来互联网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图景,可谓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这一理念的极好诠释。
  与此同时,2014年,能源互联网成为业界热得发烫的话题,国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的出版,更是将这一讨论推至了高潮。遗憾的是,尽管对于能源互联网的认知有诸多流派,但多从电力的生产、输配、消费出发,罕有将城市燃气纳入其中,予以统筹考虑的分析。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设想,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普通用户同样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接受燃气服务、操控燃气器具、优化用能结构,而城市燃气企业能够做的工作,从管理到商业模式创新,则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概而言之,城市燃气企业同样可以全面融入到“互联网+”之中,并成为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户服务,最可能的切入点
  以一个静态的视角观之,普通的燃气用户,其对燃气服务的需求,无非是以合理的价格、安全便捷地获得持续的燃气供应,而企业则应该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最优的服务,其间涉及到的服务环节包括新装、燃气器具购买、抄表、付费、安检、报修等。传统的做法是用户需要到燃气企业的营业网点提出申请,自行购置燃气器具、安装,正式用气以后由企业派员定期上门抄表、开账,再由用户通过转账或到服务网点付费。同时,由于燃气行业公共服务的性质,企业通常需要定期为用户提供免费安检。对于用户来说,接受燃气服务的过程,排除企业服务态度好坏、效率高低等因素不论,需要牵扯大量精力。而对于燃气企业来说,他们尚未真正意识到,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用户,乃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采的金矿。打开宝藏的钥匙,或许就蕴藏在智能气表、智能燃气器具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服务之中。
  可以作这样大胆的设想,未来城市燃气企业的用户服务应该是这样的:在城市燃气企业创建的在线服务入口(无论是基于WEB还是APP移动终端),当用户提出新装申请之时,基本数据采集即可获得详细的用户信息和对于用气设备的需求信息,而企业可以在为用户安排安装等服务的同时,向其推送各类燃气器具的信息,用户可以在线下单,待其完成安装和燃气器具购买后,实时在线的智能气表可以跟踪用户的用气动态、月度以及年度用气情况,自动生成电子账单——除基本的用气量等信息外,该电子账单还可以包括各类用气设备的用气情况(如采暖用气、灶具用气、热水用气等)、历史数据比对以及同类型用户比对,对用户的用气行为提出建议,如根据用户的用气情况,如果即将超过阶梯气价设定的临界点,则建议用户在电力和燃气之间作平衡选择,如果系统监测发现用户燃气设备长时间处于低效运转工况,还可建议用户预约检修,甚至可以自动生成工单,由燃气企业主动与用户预约检修,帮助用户更高效、更节约地使用燃气,更能提高安全用气水平,避免用气事故的发生。即便报修等工作,也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实现,无非是燃气企业如何来对此进行管理的问题。至于账单支付,用户可以便捷地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工具直接支付,也可通过燃气企业自行设立的移动支付服务实现支付。事实上,仅支付相关服务,燃气企业即可与传统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合作,衍生出诸多服务和产品来——此前,BAT为争夺O2O入口,不惜花巨资大搞补贴。规模庞大的城市燃气用户的粘性和未来互联网下沉的趋势,意味着广阔的合作可能。
  而对于燃气企业来说,融入“互联网+”,意味着改进用户体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机遇。作为传统的公共服务类企业,城市燃气企业的服务手段和水平,正面临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挑剔”。城市燃气企业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无疑将有效改善用户体验。而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将为城市燃气企业带来诸多降低成本、克服一些管理难题的机会,如减少营业网点等重资产的投入、削减抄表等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窃气等不诚信用气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等。而智能气表带来的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将给企业的运行调度、安全管理(如在现有SCADA系统、GIS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网的实时监控和管网运行状况的大数据分析,提升管网的本质安全)、优化气源和管网规划等带来诸多可能。
  商业模式创新,最具想象空间
  如果说前述客户服务还局限于改进用户体验、降低燃气企业运营管理成本的话,则“互联网+燃气+”可能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具想象空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智能气表、智能燃气器具等),城市燃气企业可以由提供单一的产品——燃气,向提供“燃气+差异化服务”转型。燃气企业可以与电商企业合作,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燃气器具销售与增值服务,可以根据智能气表和智能燃气器具提供的动态、持续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燃气器具更新建议、用能优化解决方案等。尽管单户的收益微薄,但对于城市燃气这样的传统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润增长点,对于社会来说也足以发挥重要的节能减排之效。
  而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燃气必将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气与能源互联网的打通的重要通道乃在于用户端。新的电改方案“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如切实落地,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市场化的售电企业势必随之出现,而其融合燃气销售业务也将成为可能,他们可以在智能气表、智能电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电网(气网)负荷和实时电价(气价),为用户提供用能建议,如在电力低负荷时多用电,反之多用燃气,以降低用能成本。新的融合电力与燃气销售的企业,售卖的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力与燃气,而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家庭用能综合服务和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这些看似遥远的设想,距离成为现实,也许只差一个硬件的杀手级应用和一个强势的市场介入方。如市场上出现技术成熟、成本可接受的智能气表、智能燃气器具,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自动报数、用气分析、超基数预警、远程切断等一系列功能,由某个互联网企业免费派送、安装,仅要求用户预存一定额度的燃气费用(类似存话费送手机模式),或通过补贴的方式给予用户一定的燃气费优惠(类似滴滴、快的打车的补贴模式),他们获得用户相关的信息、系统的用气数据、用户端入口以及一定的金融资源,而他们的数据的主要购买方,最可能就是城市燃气企业,同时也包括燃气器具制造商、销售商,餐饮业以及依托地理信息提供服务的各类服务行业,最终他们可以直接为自己的服务向用户收费。对于市场新进入者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去打破城市燃气现有的自然垄断格局,而是从终端用户服务入手来介入市场,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撬动格局固化的城市燃气市场,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用户需求并通过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得收益。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未来的生意都是C2B模式,是用户驱动型的。
  实际上,美国提供家庭用能服务的OPOWER公司的核心只是一款家庭用电分析软件,他们将软件销售给公用事业企业,再由企业免费提供给用户,由于美国的电力市场相对市场化,软件通过为家庭提供用电管理而降低公用事业企业的高峰负荷压力,而这部分边际负荷成本最高,从而为其降低供应成本,用户则通过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减少了电力开支,同时全社会的用能和排放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根据其统计,使用其服务的用户,平均用能成本降低2-3%,考虑到美国家庭用电占到全社会用电总量近40%,以及其市场的成长空间,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数字。美国另一家家庭用能服务企业Nest则通过提供一款智能恒温器和烟雾感测器等节能硬件,根据其后台的一套算法,可根据不同房屋的环境和地区气候自动调节适合的温度,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又起到节能的目的。
  当然,在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推广类似创新将面临诸多障碍,比如迄今尚无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的具备前述功能的智能气表、智能燃气器具,燃气计量表需要技监部门的认可,现有居民用气表属于燃气企业的资产等。但技术进步不会成为根本性难题,而绕过监管和企业阻挠的方式也非常简单,比如将类似设备安装在城市燃气企业的表后——表后的资产完全属于居民用户。由此可见,在城市燃气领域出现一个能够改变市场格局的硬件和服务,并非天方夜谭。
  观念和人才,最大的瓶颈
  互联网正在以其力量,颠覆着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放开电子商务对于传统零售业的釜底抽薪不说,仅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专车服务等几款APP应用对出租车行业构成的冲击即可见一斑。移动互联网将车、乘客、司机这三大核心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原有的靠政府特许经营牌照坐收份子钱的出租车公司,则变得可有可无,日趋边缘。城市燃气行业未来很可能也将面临类似的局面。
  由于行业自成体系,加之自然垄断和体制制约,城市燃气企业,基因偏向于封闭、内向,多数城市燃气企业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燃气销售这一亩三分地,既不敢迈出业务模式创新的步子,也不敢与非燃气领域的伙伴开展合作。观念上的禁锢,正在成为制约行业融入“互联网+”的瓶颈之一。
  与此同时,放眼当下多数城市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尚且支离破碎,信息化和互联网人才储备更是极为不足。实际上,燃气企业没必要做到所有工作都由自己包打天下,而应该开放思维,引进外脑。傅成玉推动的中石化销售业务改革,尽管成功与否尚有待实践检验,但其思考问题的逻辑值得燃气企业去学习借鉴。
  是自己突破行业固化思维,主动融入到“互联网+”的大潮之中,自我革命,还是等待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突入其中,将燃气行业纳入麾下,仅仅作为其多个应用之一?今时今日,城市燃气企业可能还没有出租车行业这样的紧迫感——一年多之前,出租车行业也从未想到会有今日之变局。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被革命的行业不是城市燃气——尽管对于能源行业来说,也许这一局面将会率先出现在电力行业的售电侧市场。但长远来看,城市燃气行业断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2015年3月18日,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在上海举行了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围绕智能气表、智慧管网、物联网技术展开研讨。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说明城市燃气行业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机遇和挑战。
  不过,最要不得的是,城市燃气企业去搞什么非驴非马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企业自说自话的硬性嫁接。也许只有互联网从业者,真正参透城市燃气和能源行业,为其提供服务,方是正途。  来源:博燃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