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一年里遭遇崩盘,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也不例外地经历价格暴跌。
过去五年天然气需求高涨,推动价格上涨
过去五年里,有大量的LNG出口终端投入建设,出口商们纷纷瞄准天然气价格极高的亚洲地区,期望大赚一笔。在日本福岛核危机之后,LNG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2011年被迫关掉逾50座核反应堆之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而在核泄漏事件之后,多座反应堆被关闭,日本核能发电暂停,不得不依靠昂贵的进口燃料,如煤、天然气和石油等来提供电力。随着日本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了LNG价格走高。
而反观中国,尽管能源匮乏使得其对各种商品有着巨大的进口需求,然而在天然气市场上,中国却并不是胃口极大的消费者——其大部分电力生产依靠煤炭而非天然气。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正致力于积极治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这大大增加了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因此,在近年内,世界各地的LNG出口项目激增,天然气市场似乎一片繁荣。
天然气市场现状:需求疲软、供给持续增加
但事实上,天然气价格却并未同其出口量一样,有喜人的表现。在最近一年内,LNG价格经历了暴跌,亚洲价格从2014年年初的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一路下跌至如今的约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受多方因素影响,LNG出口商期望的利好情形并未出现。
首先是石油价格的崩溃。液化天然气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油价格挂钩,因此油价暴跌拖累了液化天然气价格。但是,引起LNG价格下跌的因素不只是石油市场的崩盘,一些不利于LNG出口商的基本面因素同样拉低了LNG价格。
中国经济放缓导致其天然气需求减少,201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而在2014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还有10%的增长。此外,在中国,与LNG相比,其他能源资源更加便宜——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价格都比天然气价格低。
与此同时,日本核能正在慢慢恢复。今年8月,日本首个核反应堆重新上线。预计,日本九州将会在10月重启第二个核反应堆。而到2016年,还会有11个核反应单位将被重启。可以预计,更多的核能发电会减少日本对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需求。
从IEA预测的2014年至2020年各国家和地区的LNG进口量变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天然气进口量减少,而中国的进口量虽然仍将增加,但增幅低于经合组织(OECD)中的欧洲国家。
再来看供给方面。近年来,各大出口商竞相建造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这导致天然气供应量大大增加。各大公司纷纷在美国墨西哥湾、澳大利亚、非洲东部、俄罗斯等地建造新的天然气生产设施。据国际燃气联盟(International Gas union)的报告,在2014年年底,全球天然气液化能力达3.01亿吨/年,并且仍有1.28亿吨/年的液化能力正在建造中,这意味着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将在未来几年提高40%以上。然而,与与日俱增的供应能力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经济放缓和日本对LNG进口需求下降所导致的需求疲软。
熊市难以扭转
最终,天然气市场进入供应过剩的局面。自2014年以来,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下降了超过一半,更为“闹心”的是新的供应源又在今年进入市场,供求不均的局面日益加重,天然气市场已然进入熊市。今年9月,澳大利亚第三大油气公司桑托斯投资160亿美元的格拉德斯通液化天然气(Gladstone LNG)出口项目正式投产;美国著名天然气公司切尼尔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的Sabine Pass终端——美国首个获批出口的LNG终端有望在2015年第四季度装船出口。
如此一来,更多的天然气供应涌入市场,现货价格很有可能会低于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从IEA预测的2005—2020年各国家和地区LNG出口能力增加情况可以看出,在未来5年内,仍有大量的供应增加,而大部分的增量来自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
花旗银行分析指出,2018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将会有2500万吨/年的超额供给,若是所有计划建造的LNG出口终端正式投产,在未来10年,天然气供应过剩将会激增。而到2025年供给量可能会超过需求额的三分之一。事实上,巨量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使得天然气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天然气进口方有着议价优势和能力。
在日本,一些知名进口商拒绝签署长期合同。进口商们希望获得转售天然气的能力,因此开始对出口商们施压以更改合约条款。通常,进口商们以高于现货市场的价格签订长期购买协议,然而,一旦进口商们不再倾向于签订长期合约时,传统商业模式改变,天然气价格将会受到冲击。 来源: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