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三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近些年承接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订单已占全球订单总量的80%左右,但由于LNG存储舱罐等关键技术设备依赖法国GTT公司,仍需交付可观的技术专利使用费。近年来,韩国相关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LNG存储舱罐等相关设备。目前,他们在降低舱内壁压力和舱内LNG自然蒸发气化率、存储舱罐用材料、内壁型材、护围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已取得多项成果,一些试验和技术也获得了通过和认证,这些企业正努力使其实现商用化生产。
大宇造船海洋是全球船企中首家开发建造出LNG气化设备船的造船企业。同时,该公司还研发出将舱内自然蒸发气化的天然气集中回收并供LNG动力船使用的设备。由于目前装配天然气发动机的船较少,因此该设备的实用价值尚难以体现出来。由此,大宇造船海洋又根据市场状况研发出将LNG船舱内自然蒸发气化的天然气再液化为LNG并送入舱内存储的新型设备。这套设备称为PRS(Partial Re-Liquefaction System)。今年3月底,在韩国釜山市举办的国际天然气设备展览会上,大宇造船海洋向参展的外国船东和船级社负责人演示了这套设备系统。据称,一艘16万~17万立方米的LNG船,在正常的航海运营条件下,存储舱内一年累计自然蒸发气化的LNG价值近100万美元,所以将其回收再液化并送入存储舱内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套PRS的特点是,无需使用液化必需的冷冻剂,因此船上不必另外配置动力设备和冷冻压缩机设备。该设备可直接将存储舱内蒸发气化的天然气用作冷冻剂,这可以为船东和航运公司减少一大笔制造、运营及后期保养维修的费用。大宇造船海洋称,该公司今后建造的LNG船将配套安装PRS,相信LNG船船东们会对此感兴趣,这将提高大宇造船海洋在国际LNG船建造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为其带来更多机遇。
Karst是韩国釜山市一家专门生产LNG存储舱罐内壁材料的中型企业。该公司采用高锰钢材料制作内壁板,替代现在普遍使用的不锈钢材料,并采用新技术将其制成格子形状,可使LNG舱罐的储量大幅提升。高锰钢材料、格子形结构的舱罐内壁,可分散外壁承受的压力,减少外壁护围厚度,扩大舱罐存储空间,并保证安全。该内壁材料焊接性能优于不锈钢,而价格仅相当于不锈钢材料的三分之二。据测算,一只储量5000立方米舱罐容器的制作费用可节省约200万美元。这种舱罐所占空间小,适用于LNG动力船,如果为以LNG为燃料的13000TEU集装箱船配套,可为其省出约900TEU集装箱的空间。这项技术已获美国船级社的技术质量认证,下一步将获得LNG存储舱罐国际安全技术认证。韩国业界认为的这项技术的市场需求规模可观,获国际认证后,将为LNG存储舱罐容器领域带来一场材料和技术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