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炉子做饭家家冒黑烟,到一根火柴解决烧水做饭,再到绿色能源逐渐走入生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今的三十多年里,随着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居民家庭炊用燃料不断升级,跨越了从燃煤为主――液化石油气为主――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并重――天然气为主“三个台阶”。
1982年以前,我市市区居民家庭的炊用燃料主要是以煤为主,人们在烟熏火燎中安排一日三餐。回忆起当年点炉子做饭的情景, 86岁高龄的陈福生老人依旧记忆犹新:“那时炉子的功能除了冬季取暖,主要还是平日做饭所需。每到做饭时间,家家户户形态各异的炉子同时点燃,原本蔚蓝的天空就会立即变得烟雾缭绕。”1982年后,液化石油气(罐装)以干净、方便、快速等优点逐渐进入家庭,我市过渡到以煤和液化石油气并用阶段。
1985年2月,我市首次向市区300户居民输送煤气,管道煤气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据呼和浩特市燃气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平介绍,全市管道煤气用户截止到2002年8月已达116082户,直接受益人口达40多万人。城市煤气工程投入运营后,居民烧煤量逐年减少,小炉灶、小烟囱带来的污染逐步缓解,我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用煤球炉做了半辈子饭的郑海荣说:“住平房时,烧煤球炉子一旦遇上阴天下雨,劈柴湿了,点不着炉子就没法做饭。后来搬进楼房,家家都烧煤炉子,楼道里堆的都是劈柴,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让做饭烧水变成一根火柴就能解决的简单事,日子越过越轻松!”
2003年11月8日,我市成功引入天然气,首批就对8万多户使用罐装煤气的用户进行了天然气置换。随后的几年里,逐步有计划地组织了天然气置换。到2013年底我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95%以上,其中天然气占78%,用户数突破50万户,受惠人群达到160多万,燃气利用率先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王平说:“今后我市还会逐年加大天然气用气比率,更加注重用气结构的科学合理。”
家庭炊用燃料的演变历程,也体现了百姓生活从繁琐到便利、从污染到绿色的转变过程,跳动着的天然气“蓝色火焰”里,闪现的是人们越来越“有滋有味” 的生活。 (记者 张艳枫)